第二十五章 群雄討董(一)(1 / 2)

曹操發一份矯詔,傳檄天下,矯詔的內容大體上是這個意思:“董卓奸賊,欺君罔上,擅自廢立天子,又禍亂宮閨,奸淫妃子宮女。殺害公卿,屠戮百姓,真是殘忍無道,天地不容,現如今我從洛陽逃出,帶來天子密詔,號召天下群雄,一眾有誌之士,一起戮力同心,相互協力,共誅逆賊董卓,還我河山太平,讓天子重掌朝政,安定天下,扶助百姓,我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和我一起幹這番大事業!”

袁紹聞之大喜,也聚麾下文武,商議討董之事。其實這時候袁紹在渤海的日子也很不好過,這次討董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此時袁紹手下的一眾文武都來到,渤海郡的府衙,隻見文有:田豐、許攸、逢紀、郭圖、陳琳等等;武有:顏良、文醜、淳於瓊、高幹、高覽等等,這袁家的底蘊果然是厲害異常啊!袁紹這哥們兒還沒得到冀州呢,手底下的陣容就這麼豪華啊!太令人羨慕嫉妒恨了。現在的曹操跟他比就是個渣兒啊!雖然武將方麵可以一拚,但是在文官謀臣方麵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曹操現在手底下可是一個文臣都沒有啊!

袁紹見該來的都已經來了,於是出聲說道:“現如今董賊無道,禍亂天下。而那曹阿瞞又發了天子密詔,號召群雄討伐董逆,我與出兵,諸位以為如何?”

田豐出班說道:“主公,此乃天賜良機啊!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成就春秋第一霸業。現如今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主公乃天下人望之首,又是士族領袖,若是借此機,主公振臂一呼,天下雲集響應者必將如雨駢集,主公會盟諸侯,則必為盟主,到時收天下人望為己用,必將能成就一番春秋霸業。”

袁紹此時聽了謀士田豐的話,也是不住點頭稱是。這時許攸又說道:“主公,如元皓兄所言,此良機若失,甚是可惜啊!況且此時韓馥韓文節,不懷好意,對我軍防範甚嚴,已經派河間國鄚(今中國河北省任丘市)人張郃率一部分人馬屯兵河間郡的成平、東平舒等縣;騎都尉沮授屯兵在清河郡的廣川、德州等地。此二人都是胸懷韜略、長於軍事,此二人對我軍監視防範,將我軍卡在渤海不能動彈,長此以往,我軍難以發展啊!又有冀州上將潘鳳,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是引兵屯在安平郡的武邑,觀津等縣,我軍無論是想要南下還是西上都是無路可走,若是強行出兵攻擊,現在韓文節身為冀州牧,而主公卻為冀州治下渤海郡的太守,以下犯上於主公名聲不利啊!隻有值此良機我軍出渤海,才可能有一番作為啊!”

郭圖此時出聲說道:‘主公,此次出兵,雖言討董,但是仍需以保存實力為上,若在討董之役中,我軍主力損失過大的話,將來不利於我軍以後的發展啊!“

袁紹一聽也是暗自點頭,卻也不好表現出來,畢竟這種事不是很光彩,其他的幾位謀士,雖然在內心之中鄙夷郭圖所說的話,但諸位謀士都是胸懷韜略,海內聞名的大才,自然也明白郭圖所說的是實情,卻也沒有出聲反駁。

這時久久沒有發言的逢紀說道:“主公,冀州乃王霸重資之地,討董之後,主公還是應該返回渤海才是。到時再尋機發展。”

袁紹與一眾謀士聽罷逢紀的話也都是,點頭稱是。雖然逢紀說的很隱晦,但是暗示性太強。在座的都是聰明人,自然是一點就懂啊!根本不用把什麼話都挑明。

於是,袁紹站起來做總結性發言:“諸位,我意已決,即刻發兵三萬,離渤海,往赴酸棗,參加諸侯會盟。”

卻說袁紹引兵三萬離渤海與曹操會盟。在曹操沒發矯詔,傳檄天下之前,袁紹在渤海修甲練兵,冀州牧韓馥驚懼不已,慌忙拍派數部人馬守之,把袁紹卡在渤海,不能動搖。而冀州牧韓馥見袁紹起兵參加諸侯會盟,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也是聚合手下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於是冀州文武聚集一堂,韓馥說道:“諸位,今有東郡太守橋瑁替京師三公傳書與諸郡,希望各地郡守能起兵相助,共討董卓,現在問題來了,咱們現在是幫助袁氏呢,還是幫助董卓呢?”

這時冀州治中從事劉子惠,大聲說道:“現在國家處於危難之時,興兵為國,何分袁、董?自然是誰對國家有利就幫助誰!”

這韓馥聽了以後,是滿麵愧色。

劉子惠覺得自己說的話太重了,有點傷韓馥的麵子了,有出聲說道:“兵者凶事也,大人不可以作為首倡,不如先看看其他州郡如何行事,如果相應的人多咱們就也響應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