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這廝見長安已到,也找不到好理由賴著蔡琰了,蔡大美女必須得回府了,這情況也是讓董守業鬱悶不已。於是對蔡琰說道:“蔡小姐,離別在即,後悔有期,我即刻安排手下將小姐護送回府。”
蔡琰也是對著董守業施了一禮,出聲說道:“董公子,連日來承蒙公子照顧,先是救小女子於危難之中,後在詩詞文章方麵又對小女子指點迷津,小女子不勝感激,無以為報。”
董守業這廝心裏想著:“要是想報恩,不如以身相許好了。”當然嘴裏可不能說出來,隻聽他抱拳說道:“些許小事,蔡小姐不必放在心上。蔡小姐就此別過,恕不遠送。”蔡琰也是還禮告辭。董守業又對典韋吩咐道:“惡來,你帶著幾個弟兄送蔡小姐回府。”
蔡琰又是千恩萬謝客套了一番,於是典韋帶著幾個人護送蔡琰還有她老子那一萬多卷的寶貝典籍前往蔡琰之父蔡邕在長安的府邸。
而杜畿方麵,董守業早就派快馬趕至長安給杜畿準了一套府邸,作為其在長安的安家之所。董守業給杜畿安排的府邸雖然不是太大,卻也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還有就是離董卓的府邸很近,也方便以後董守業與杜畿搞好關係,有利於以後將其收歸麾下。雖說現在杜畿還沒有明確表示要服從董守業的領導。但是就單說他能跟隨董守業一起來到長安就很能說明問題了,最起碼卻也沒有明確拒絕,隻要沒有拒絕,就還有希望。這些個文人挑選自己要投效的主公時,那都是多番考量,思慮再三的,不像武人那樣憑著一股血勇之氣,隻要意氣相投,馬上就幹幹脆脆地甩開膀子,豁出性命地跟著對方幹。不過董守業也有信心將來一定能收服杜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