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董守業來到長安之後,無所事事,過得也是愜意無比。軍營之事也有徐晃張遼等人打理,自然是不用操心太多,新豐離長安不過不到八十裏的路程,騎快馬一天之內就可以來回往返,萬一有什麼事情,也能快馬加鞭,立刻趕到。
董守業沒事兒的時候就帶著典韋在長安城東走西逛,好好地領略了一下古城長安的萬種風情。又與典韋領著自己的兩千親衛,在長安一處秘密軍營,開始將在西遷長安時在藏書殿獲得的二千多套環首刀和鉤鑲進行列裝,相信這裝備了環首刀和鉤鑲的二千近衛將來一定會成為董守業手中的王牌。典韋這廝在第一次看到這東西也是驚奇不已,當下就沒有忍住出聲問道:“公子,這刀不像刀、劍不像劍的東西是什麼玩意兒,還有這個像盾牌卻又跟長了鉤子的玩意兒是什麼東西?”
董守業笑了笑向他問道:“惡來,你知道武皇帝嗎?”
典韋生怕自家公子以為自己是文盲,立刻說道:“俺老典當然知道這武皇帝雄才大略,就是他領著咱們大漢人對匈奴作戰,然後才有了衛青,霍去病打破匈奴,打得那匈奴屁滾尿流,還有個什麼單於的向咱們大漢投降呢?”
董守業聽到典韋這廝肚子裏還有點貨,也不禁莞爾,又出聲問道:“那你知道咱們大漢的軍隊當時大敗匈奴時用的是什麼兵器嗎?”
典韋說道:“那還用說嘛,當然是長矛、長槍、大戟、寶劍、弓箭、硬弩啦!”
董守業此時手裏拿著一把環首刀,開始在典韋這個沒文化的粗人麵前顯擺了,說道:“長矛、長槍、大戟、寶劍、弓箭、硬弩這些都是常用武器,弓箭硬弩自不必說,殺傷巨大,一直是我方優於匈奴之處,但是戰陣搏殺長矛、長槍、大戟、寶劍這些個武器在與匈奴軍隊搏殺之時,沒有明顯的優勢,當時戰馬之上近身劈砍搏殺主要是使用劍,但劍是雙麵開刃而且劍身較薄不利於劈砍,在戰場上經常會折斷。有鑒於此,漢武帝命人發明一種新的兵器環首刀,並且集全國之力打造。當時"百煉鋼”技術已經產生,由鋼經過反複折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就是環首刀,環首刀基本上被反複鍛打近三十次,環首刀那粗獷有餘細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蘊含了前所未見的淩厲殺氣,厚實的刀背將輕易承受住猛烈揮砍的應力,是當時天下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兵器。而環首刀長約不到四尺(1.2米),單麵開刃、厚脊,在當時而言是最利於砍殺的兵器,加上強弩鐵戟的長短程配合,大大加強了漢騎兵的攻擊力。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
董守業這廝說完環首刀之後,又拿起一個鉤鑲,此時是右手拿著環首刀,左手拿著鉤鑲,擺了個防禦的姿勢,繼續對典韋說道:“鉤鑲是我大漢的特色兵器,是一種攻防兩用的鐵質小盾牌。核心部分是一麵小型鐵盾,中間突出一隻用來推殺的刺,上下各延伸出用來勾阻對方兵器的鐵鉤。上下兩鉤,上鉤約長一尺多一點(25CM),下鉤約長半尺多一點(15CM),盾為圓角方形薄鐵板,前麵有突出的尖;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均稍向後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接盾後的把手;盾用以推擋,鉤用以鉤束。此種兵器兼具防、鉤、推三種功用,一般配合環首刀使用:戰鬥時一般用左手的鉤鑲將敵方長兵器鉤住(對戟頭橫出的小枝特別有效),同時右手環首刀揮向敵麵門。步兵使用鉤鑲和環首刀這樣的組合搭配,可以很好地克製長戟等長杆兵器。”
典韋這時聽到自家公子說這兩樣兵器如此的威力巨大,也不禁高興得抓耳撓腮的,又說道:“公子,那如果我軍都用這兩種兵器,那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董守業笑了笑說道:“哪有那麼簡單!當年武皇帝是集齊全國之力,方能大規模鑄造如此神兵。此等神兵的鑄造工藝極其複雜,繁瑣,就目前而言,我軍想要仿造,卻也不易。況且爭霸天下,豈是幾把神兵利刃就能壓製一切的。
典韋這廝聽完,明顯有點垂頭喪氣,撓了撓自己的大腦袋,出聲說道:“難道此等神兵利器,就如此沒用嗎?俺老典真是難以相信。”
董守業看到典韋那抓耳撓腮的喪氣樣,也是不禁莞爾,又說道:“目前我軍總共也就二千多套的環首刀與鉤鑲,在十數萬的大軍會戰之中,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不過,作為預備部隊,在戰況焦灼的關鍵時候,作為尖刀突擊,那效果肯定是非常強的,要是運用得當,也能決一軍之勝負。所以這批兵器也是非常重要,對我軍來說也是非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