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說道:“末學後進杜畿杜伯侯見過賈軍師。”畢竟現在杜畿還不是董守業的人,不能以屬下部將的稱呼來與賈詡見禮。
賈詡此時答道:“不敢當,伯侯年輕有為,器宇不凡,前途不可限量。”賈詡這頭老狐狸是何許人也,那是出了名的老謀深算,最擅長的就是揣摩人心了。此時賈詡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四十三歲的年紀,世事洞察,也算是經曆了不少的大風大浪,這種小場麵,一下子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杜畿此時正是二十七歲的青春年華,賈詡長他十六歲,二人平輩論交,賈詡稱杜畿一聲“伯侯”也不算托大,反而有親近之意。
董守業此時見二人你謙我讓的,也是比較融洽,又對賈詡說道:“軍師,伯侯兄曾為鄭縣縣令,熟悉法令,明辨是非,分斷奇案。”
賈詡與杜畿二人又相互客氣了一番,便各自落座,繼續酒宴。
看到這裏肯定會有人會問,這賈詡比鄭泰能力智謀要強上百倍,為何董守業在鄭泰為師時,大張旗鼓,搞的滿天下都知道,而且董守業對鄭泰執禮甚是恭敬,而到了拜賈詡為軍師是卻是迎接一下,然後擺個接風洗塵的宴會就算完了呢。
這董守業對待賈詡和鄭泰的態度上可有不少的差距啊!
要說在董守業的心裏肯定是對賈詡看重於鄭泰的,而事實的表現卻是拜鄭泰為師的時候搞的是轟轟烈烈、沸沸揚揚的,可以說整個長安城沒幾個不知道這件事兒的。而董守業拜賈詡為軍師的時候卻是非常的簡單低調,就像任命一個普通官員一樣,平平凡凡,不起絲毫波瀾。
其實就兩人關係而言,董守業與賈詡算是內部關係,都出於西涼軍中,都歸屬董卓麾下,拜師就像一個稍微特別一點的西涼軍內部的人事調動,而董守業與鄭泰卻是兩個不同利益集團的交流,顯得更加的深沉慎重,一旦決定,就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影響到很多人的未來,可以說是整個天下的風向標之一。
就兩人身份地位而言,鄭泰是海內大儒,名動天下,無數人以其為榮,無數人想拜在他的門下,而賈詡此時不過是一個校尉而已,雖然說也有點小名氣,但那也是微乎其微,影響有限,此時的賈詡與鄭泰相比,無異於螢蟲之光而與日月爭輝,雖然董守業也不願意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而賈詡聰明絕頂,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雖然自詡有幾分才幹,也不敢將自己與聞名天下的鄭泰相比,目前二者之間的差距那是不可以以道理計,當然也不會計較這些個虛頭八腦的東西。兩漢坐擁四百年江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儒”這兩個字是這個時代對一個男人成就的最大肯定之一。
要說論此時賈詡與鄭泰的身份,那這個智謀深如海的賈詡可比名動天下的大儒鄭泰差遠了,就算是曆史上賈老狐狸功成名就,當上曹魏的太尉之後,也不見得能比此時的鄭泰的身份地位高到哪裏去,頂多是賈老狐狸的官兒比鄭泰的官兒大上個一點半點兒的。
董守業這廝見到賈詡這老狐狸終於來到了自己的麾下,對以後的未來也是更加的有信心,心情也是十分的高興,於是大家交杯換盞,頻頻進酒,喝的是不亦樂乎。這漢朝的酒由於受釀酒技術的限製,酒精度數比較低,對於董守業來說就跟啤酒一樣,所以也能喝上不少。不過這家夥一直都比較節製,基本上不會出現讓自己喝醉的情況,更何況由於酒精度數比較低,作為在二十一世紀久經酒場的董守業來說,也是比一般人的酒量大上不少,也能常開肚皮,豪爽不已,端起酒來二話不說,一口就幹了,跟自己這些個兄弟將領喝的個痛痛快快的。
賈詡這老狐狸雖然比較節製,但是受到這氣氛的感染,也是有點不能自已,也喝了不少酒。要說在場的人,都可以說的上是人高馬大的關西大漢或者是山西邊地的豪爽漢子,自然喝酒都是非常的豪爽,酒量也是不一般,都能灌不少的馬尿。
ps:求鮮花,求收藏,求評論,求打賞,如果您喜歡本書,還請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