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各自防備(1 / 2)

此時正在交戰的張遼與孫堅二人,見到雙方各自來了一將,西涼軍這邊又是要求將此戰判定為平局。於是各自收回力道與兵器,緩緩向己方來將靠攏。

張遼看到自家三弟派人前來,也是猜到了自家三弟的用意,自身雖然是自忖可以保持不敗,但也沒有戰勝孫堅的把握,於是也不辜負自家三弟的一番好意,驅使坐騎慢慢後腿幾步,又看到來將並沒有帶著武器,便立於宋果的前方,萬一對方不懷好意,自己也可以在前方擋住,掩護來將後撤。

坐騎止住之後,張遼也是在馬上喘著粗氣,略微歇息一下,調整自身的狀態,身下的坐騎也是兩個鼻孔冒著白煙兒。

而孫堅這邊跟張遼的舉動差不多,也是稍微往後撤了一點,與己方將領靠近。

此時的孫靜卻是覺得有機可乘,用眼神示意自己的二哥孫堅,趁著對方來將手中沒有兵器這個大好機會,先下手為強,趁機擊殺敵方二將。

孫堅與孫靜是一奶同胞,親生兄弟,對於自己弟弟眼神中所要表達的意思自然是十分清楚。

不過,這孫堅卻是個君子,不願意乘人之危,於是用眼神止住自己的三弟。對此,孫靜也是鬱悶不已,不過還是遵從自己二哥的命令。

孫堅雖然久戰疲憊,但是依然感覺敏銳,其隱隱覺得,對方扛著的大旗的旗杆有點怪怪的,具體怪在什麼地方,自己一時之間卻是有點想不出來。

其實,孫堅的感覺真的非常敏銳,宋果手中的旗杆是真的有問題。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董守業雖然是關心自己的結義兄弟,想要以平局收場,又怕帶著兵器引其地方誤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在與老狐狸賈詡定計的時候,讓宋果拿著一根沒有什麼攻擊力的大旗。

而這大旗的旗杆卻不是一般的木頭棍棒,而是一根馬槊的槊杆,其長度也在三米左右,正好可以拿來冒充旗杆,一般人也看不出來。這個槊杆已經基本成型,就差沒有裝上槊鋒了。

拿著槊杆的宋果跟拿著一根三米長的熟銅棍或者是鐵棍沒有任何區別,這玩意兒看上去像個木棍,其實是一個大殺器,一棍上去就是腦袋開花,跟拿著一把長槍或者是長戟沒有任何區別。

由此可見董守業與賈詡的狡猾之處。關於馬槊的問題以後的章節會有更加詳細具體的表述。

此時孫堅與張遼看到眼下的情況,也知道這場戰鬥是分不出什麼勝負了,要是強行分出勝負,那可能直接造成雙方提前決戰,於是各自也有了接受平局這一結果的心思。

孫堅率先開口道:“張文遠將軍年輕有為,武藝高強,本將於是不能取勝,既然貴方認為此戰是平局,我方也無異議,願意接受。不過文遠將軍今日之勇武讓本將大開眼界,佩服不已,十分心折。”

張遼見對方十分地有禮貌,對自己說著這麼多的客氣話,當下也出聲說道:“承蒙孫破虜將軍誇獎,若不是孫將軍手下留情,張遼安置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