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李傕大戰程普(三)(1 / 2)

現在的情形對於程普來說,可以瞬間取了對手的性命,而其代價八成是自己的性命,程普覺得自己的性命寶貴,不願意與李傕一命換一命,覺得自己的武藝應該可以戰勝李傕,不用操之過急,與之較一時之長短。

所以,再次變招,由進攻變成防守。

由此也可以看出戰陣之上,長兵器的好處,其可以更快地攻擊到對手,讓對方被自己的攻勢壓製住,自己的反擊也會更加迅捷,更加的有效。

在李傕看來,兩軍交戰,狹路相逢勇者勝,既然對方不願意以死相搏,不願意與自己一命換一命,那對方就是落了下乘,不會是自己的對手。

於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李傕不顧生死,使得都是一些與對方同歸於盡的招數。

此時的李傕也不管什麼防守了,就是一味地進攻、進攻、再進攻。

若是對手的攻勢刁鑽或者是難以抵擋,那就直接放棄抵擋,全力反擊,不求能保全自己,隻求能殺死對方,即便是不能殺死對方,那也得用盡全力讓對方重傷,一條命最起碼讓他少了大半條。

在這樣的作戰思路下,程普就有點兒犯難了。

雖然其也在西涼戰場待過不短的時間,也是殺傷了不少的敵人,但是都是在孫堅的帶領下,一些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局麵遇到過很少,甚至是幾乎沒有,畢竟孫堅的指揮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而且又是一直跟隨者大軍,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危險,最危險的也就是周慎全軍覆沒那次,可是那次也是孫堅見機的早,趕在大夥兒的前頭就開始撤退了。

因此,也沒什麼惡戰,隻是有驚無險而已。

後來的黃巾之亂以及長沙平亂,賊眾更是不堪一擊。所以總的來說,程普的戰鬥經驗不少,但是死戰經驗不多,他無法向李傕那樣豁出一切跟對方拚個你死我活,於是在與對手李傕的戰鬥中吃盡了吃苦,受盡了對方的壓製,落了下風。

其實程普要想改變目前的局麵也很簡單,隻要不惜命,與對方同歸於盡,那麼便不再會被對手壓製,當然那樣做的話結果也很明顯。

要麼是自己僥幸擊殺對方;要麼是自己與對方同歸於盡;要麼就是自己身受重傷隻剩最後一口氣,然後擊殺對方。

當然在程普的心裏想要毫發無損地擊殺對方,在對方賭命的情況下戰勝對手,自己能全身而退那是希望不大。

所以程普不敢賭,不敢拚那一絲無望的僥幸,更不願在此時丟掉自己的性命。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傕是越打越順手,而程普卻是越來越束手束腳,無法全力施展,雖然心中鬱悶不已,但是也無可奈何。

二人你來我往轉瞬之間三十回合已過。李傕是越來越有信心,表情輕鬆無比,對自己滿懷信心。而反觀程普全身汗水猶如雨下,全身的征袍鎧甲都已經濕透了。

****

卻說西涼軍大將李傕與孫堅軍大將程普在兩軍陣前廝殺,李傕凶悍無比,使的都是同歸於盡,損人不利己的招式,一時之間程普吃盡了苦頭,勉強支撐了五十個回合,終於心理防線被擊潰,再也抵擋不住李傕的進攻,於是堪堪躲過李傕手中金頂棗陽槊的一招截擊,然後撥馬便走,逃回己方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