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業在案幾旁沉吟一會,向衛仲道問道:“不知仲道兄對董卓以及西涼軍怎麼看?”
在董守業眼下所身處的這個時代,士人之間大多需要暢談國家大事,或者是品評人物,這是一種流行風尚,像許劭許子將(就是說曹操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那個牛人)、許靖(劉備不喜歡卻不得不任其為高官的那個老頭)等人都是以擅長品評人物而聞名天下;像龐德公、司馬徽(水鏡先生)也都非常善於點評時事,品評人物。故而董守業才會有此一問。
衛仲道抿了一口酒,答道:“西涼董卓出身微末,乃西涼豪右,以軍功起家,後被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看中,繼而飛黃騰達。到黃巾蛾賊叛亂時,官拜東中郎將,率領北軍精銳參與平叛。因平叛不利而被免官。而後西涼邊章,李文侯等人聚眾叛亂,其被朝廷再度啟用,官拜破虜將軍。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爭鬥時,被征召進入洛陽,以為援手。結果何進暴斃而亡京師大亂,董卓率領西涼軍三千精銳迎少帝與陳留王於北邙山,之後一舉進入洛陽城,控製京師,掌握朝政。”
董守業點了點頭,道:“如此經過,乃天下所共知也!”
衛仲道接著說道:“不說此人品行如何,單單憑此人敢以三千精兵直入洛陽,便知此人當機立斷,殺伐果決,不愧於一方梟雄之名。”
董守業點了點頭,說道:“聽說此乃是其女婿李儒之謀。”
衛仲道慨然一笑,說道:“此人有張良,陳平之奇謀妙策。可謂是智若海深,冠絕天下。眼下天下群雄中還沒有出現一個可以與之相比擬的人物。真乃一時之龍鳳也,董卓能得此人輔佐,何其幸也!”
董守業繼而又問道:“不知仲道兄對於遷都長安如何看待?”
衛仲道答道:“長安城地處關中,高祖皇帝以此為我大漢帝都,立帝業二百餘年。雖然曆經王莽篡權稱帝,導致天下大亂。亂世之中,長安城屢次易主,數度攻伐破城,戰亂所毀,有所殘破。但關中四塞之地,依舊是占據形勝。且農業豐饒,物華天寶。故而西秦占據此地而東禦六國,雖猛將無數,謀臣如雨亦難以攻克,吳起、樂毅亦一時之雄傑也,也曾折戟於此!”
董守業又問道:“那以仲道兄之見,關東諸侯時候能攻克長安?”
衛仲道答道:“關東諸侯,不過爾爾,想要攻克函穀關,占據長安城無異於癡人說夢。袁本初、袁公路兄弟與古之名將吳起、樂毅如何?”
董守業搖了搖頭答道:“袁氏兄弟如今雖然是風頭正勁,恐怕其用兵之能與吳起、樂毅相比不過是螢火與皓月爭輝。”
衛仲道接著說道:“函穀關前曾經伏屍百萬,流血漂櫓。二袁用兵之能亦相差吳起、樂毅甚遠。況且袁氏兄弟二人相互爭鬥,爭權奪利,不能精誠合作,何談攻克函穀關。關東諸侯各懷貳膩,皆是以保存實力未上,不肯出死力。倘若這些人能竭盡全力,西涼軍雖然精銳也抵不過關東諸侯的人多勢眾!”
董守業又問道:“不知仲道兄對少帝之死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