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論勢(一)(2 / 2)

衛仲道沉吟一陣,然後答道:“以小弟之見,那少帝之死罪人有二?”

董守業奇道:“此話怎講?”

衛仲道答道:“世人皆以為董卓鴆殺少帝,故而少帝之死那董卓肯定要附上大部分罪責。但在我看來,若是關東諸侯不起兵反叛朝廷,那少帝也可以做一個逍遙的王侯,安享富貴。”

董守業驚奇地問道:“此言何解?”

衛仲道答道:“關東諸侯起兵以董卓擅自廢帝為由,圖謀攻占洛陽,扶少帝重新登上帝位。如此行事,董卓之所以殺少帝是為了絕天下諸侯之希望。但凡圖謀大事者,皆以大義之名,關東諸侯以複辟少帝為天下大義。如今大義不在,關東諸侯便沒有理由繼續興兵了。”

董守業說道:“如此說來鴆殺少帝豈不是對西涼軍大大有利。”

衛仲道說道:“非也!非也!董卓膽大滔天,竟然弑君罔上。恐怕從此會失了天下人望。當初為黨人平反、拔擢幽滯之士所帶來的些許希望也損失殆盡。從此天下人恐怕對董卓很難再抱有希望了!”

天下人皆以為少帝已死,誰能想到董守業能聯合李儒瞞過其父親,上演了一出瞞天過海呢?

董守業又問道:“如此說來,西涼軍豈不是沒有希望了?”

衛仲道答道:“此事也不盡然,兄台可曾聽說過近日朝廷新冊封了一個破虜將軍。”

董守業這時隻能選擇裝糊塗了,答道:“仲道兄,實不相瞞,小弟也是剛到長安不久,還沒聽說過此事。”

衛仲道見狀也不在意,繼續說道:“這個破虜將軍名叫董白,字守業,乃是董卓之子。”

董守業答道:“此舉豈不是任人唯親嗎?”

衛仲道說道:“非也!這董白於中平六年隨其父進入洛陽。時值白波賊肆虐河東,河東太守牛輔出戰失利,此子便奉父命領兵,支援牛輔,出戰河東。結果在河東一役中大放光彩,協助牛輔以不到四萬兵馬,戰勝白波賊近十萬於眾。之後猶如彗星般崛起,光芒四射。虎牢關一役,其兩個結拜兄長大出風頭,與關雲長、張飛等猛將大戰,進而聞名天下。帝都西遷之時,關東群雄無人敢追擊,隻有曹操無懼艱險,貌似追擊,結果中了西涼軍大將徐榮的埋伏,損失慘重,之後曹操得張邈之助領兵再戰。董白又協助徐榮兩敗曹操。曹操與張邈所帥的兵馬全軍覆沒。”

董守業說道:“河東之戰和汴水之戰我也有所耳聞,這兩場董白不過是輔佐,主將分別是牛輔和徐榮,董白之功勞恐怕是其父為其加上去的,算不上其戰績吧!”

衛仲道笑了笑,接著說道:“此言也頗有幾分道理,董卓權傾天下,牛輔與徐榮都是其嫡係將領,其想為兒子撈上一些戰功,為其子樹立威望倒也十分有肯能。不過最近一場大戰應該是董白親自指揮,此戰董白以五萬人馬戰勝孫堅軍九萬餘終,然後又在平陰渡河擊王匡,虎牢關外敗朱儁,盡顯一代名將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