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韓馬東向(2 / 2)

事情也多半會如此發展。

皇甫嵩雖然離開了右扶風,董旻卻是率領著大軍來了。

韓遂雖然沒有將董旻及其手下的兵馬放在眼裏,但是依舊有一個人攔住了他們的去路,那就是涼州牧韋端。

韋端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其在曆史上也並沒有留下什麼重彩華章,僅僅是留名而已。其實這個人也非常之厲害。

韋端,字休甫,司隸京兆(陝西西安市西北)人,是三休之一。乃是?金尚 (字 元休 )、 第五巡 (字 文休 )、 韋端 (字 甫休 )三人,號稱京兆三休,天下知名。

韋端雖然名氣大,但是手中的兵馬並不多,所以韓遂與馬騰並不怎麼鳥他。

在涼州的這片地界上,有名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也很多,但是活下來的人並不多。而能活下來的人都是能夠有所依仗的,亂世之中最大的依仗便是手中的軍隊。

韋端雖然身為涼州牧,其實其手下實際控製的區域並不多,隻有涼州的治所漢陽郡是其實際控製的區域,另外像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這三個郡偶爾也會聽從韋端的調遣,但是遇到一些關鍵問題的時候就不怎麼靈光了,比如說讓他們出兵抵禦韓遂、馬騰這件事,人家就根本不鳥他。

而韋端作為大漢官吏,正兒八經的紅色出身,卻為名聲所累,不能像馬騰韓遂那樣肆無忌憚的招兵買馬,也不能到處搶掠補充軍用。

所以韋端麾下的兵馬並不多。

馬騰麾下有不到五萬來人,韓遂麾下比馬騰多一些,差不多五萬多一點的樣子。而韋端麾下的人馬想要湊出兩萬都很困難。就算是能湊出兩萬人,那七拚八湊的軍隊又能有什麼戰鬥力,隻能是不堪一擊,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眼見著自己實力弱小,韋端也想過棄眾潛逃,但韋端不敢,他不願意自己半生努力經營的名聲毀於一旦。韋端是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他也曾想過自己一旦潛逃,那涼州的局勢會變得更加不堪之前自己的努力也會付之東流。

打又打不過,逃又逃不了,韋端思慮再三,終於決定向朝廷求援。

韋端其實打心眼兒裏不願意求援,因為現在向朝廷求援,就等於是像董卓求援,那就意味著向董卓低頭了。

這樣的情況是韋端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天大地大都不會比自己的小命大,如果舍棄麵子可以換來自己小命的話,韋端願意保住自己的小命。韋端有個合適的理由來安慰自己,那就是自己是向朝廷,向天子求援,不是向董卓求援,董卓控製了朝廷那是他的事,與自己無關,自己隻需管好涼州這一畝三分地上的事情就好了。

所以,韋端向朝廷發出了,求援書。

恰好這封求援書就一不小心地到了董卓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