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守業離開漢陽郡,率軍返回長安之前,他還想要拜訪一個人。
這個人便是楊阜。
董守業對於人才一向都是非常尊重的,尤其是向楊阜這樣的賢達,所以董守業親自到其府上拜會。
來到楊阜府門前,報上了名號,這幾天董守業在漢陽郡內立威殺人,凶名赫赫。那門房被雷住了,嚇了屁滾尿流,趕緊入內通報。
不多會兒,楊阜便親自出府迎接。
董守業來到楊阜的府中之後,簡單參觀一番,這府內倒是環境清幽恬靜,小橋流水,布置得很有文人的典雅風範。
賓主落座之後,楊阜便說道:“承蒙征西將軍不棄,親自駕到寒舍,真是蓬蓽生輝,義山也是三生有幸。”
董守業客套了幾句,便沒有說話。
楊阜也不會覺得董守業會閑著無聊才會到自己的府上轉轉,肯定是有要事相商。見董守業不說話,便立刻將旁邊伺候的仆從全部都斥退。
董守業見狀,便說道:“義山先生,實不相瞞,本將不日就要離開漢陽了!”
楊阜聞言一驚,他本以為董守業接任漢陽太守之後會在駐地停留個一年半載,等待局勢徹底穩定之後才會返回長安的,沒想到卻是這麼急,便問道:“將軍剛剛接任漢陽太守,若是突然離去,漢陽該如何是好?”
董守業眼睛盯著楊阜,然後說道:“義山先生應該知曉,本將在這幾日之內已經基本上掌控了漢陽郡內的軍隊,本將離開之後,會由郡都尉徐晃代行太守事。”
楊阜已經倒也沒什麼驚訝之色,最近董守業立威殺人,控製軍隊的事兒弄得滿城皆知,其作為漢陽城內頗有影響的人物,對於此事又怎麼可能一點兒消息都沒有呢?
況且他多次與董守業往來,自然知道徐晃是董守業的結拜大哥。董守業將漢陽郡交予如此心腹之人的手中,可以說得上是萬無一失。
在楊阜看來董守業將漢陽郡交予徐晃之後,然後離開。漢陽乃是涼州的軍事重鎮,隻要徐晃能在漢陽郡站穩腳跟,等到董守業重返漢陽之時,便是其對涼州用兵之時。
楊阜便對董守業說道:“徐晃將軍勇猛無匹,有他鎮守漢陽,可以無憂矣!”
董守業臉色一正,說道:“義山先生,本將知道你文韜武略不凡,因而想要先生能陪伴在身邊,早晚請益。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本將無狀若有唐突之處,還請海涵。”
楊阜聞言,心中一驚,然後一喜,該來的總會來的。楊阜自從見到董守業的第一天,便覺得自己將會與此人產生莫大的交集,而在董守業與楊阜會麵的過程中多次釋放出來的善意或者說是招攬之意,楊阜不是傻子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現在董守業既然是將這件事兒當麵鑼對麵鼓地正式提出來,就是在逼迫楊阜正式表態了,跟不跟著董守業幹,說一句痛快話,總得有個說法。
跟著董守業肯定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但這是一種誘惑,楊阜現在二十四五歲正是不甘寂寞,喜歡冒險的時候。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功名有一種莫名的熱衷與狂熱,大丈夫握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想法比比皆是。曆史上的楊阜雖然生性剛直,但是也非常熱衷與名利,韋端任命其為涼州參軍,楊阜就曾嫌棄官職太小而撂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