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阜在心中衡量一番,然後突然站起身來,快步走到董守業的麵前,往地上一跪,說道:“承蒙公子不棄,楊阜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勞!”
楊阜明白此舉一出,便是意味著要離開漢陽郡,追隨董守業到長安了。
董守業見狀大喜,趕忙從案幾旁,站起身來,上前扶起楊阜,口中說道:“有義山為本公子參謀,便是前路艱險,又何足道哉!”
說完之後,緊緊握住楊阜的手,顯得十分激動。
過了一會兒,董守業說道:“義山,大軍不日就要出發了,你且收拾一番,如果有什麼事需要本公子出現,盡可直言!”
其實楊阜一直對董守業頗有好感,當初董守業之所以能如此地將薑敘和薑囧二人收歸帳下,從而順利控製漢陽守軍,此間楊阜出了很大的力氣。
薑敘與薑囧是同宗兄弟,楊阜與薑敘卻是正兒八經的仲表至親,薑敘的母親正是楊阜的親姑姑。楊阜曾多次在薑敘二人的麵前稱讚董守業,在董守業入城之後就任漢陽太守隻是,也是楊阜主動說服薑敘倒向董守業的。
董守業也是打聽到這番消息,才敢確定楊阜極有可能會被自己收服,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後,董守業這才直接上門的,要是冒冒失失的,如果人家拒絕,隻能是大失顏麵。
楊阜其實也沒有什麼需要安排的,便沒說什麼。
董守業忽然又想起一事,便說道:“對了義山,閻溫和龐淯這二人本公子也有心任之為從事,你代我探探二人的口風,若是二人願意隨我去長安,本公子自會親自上門拜會,以示禮遇。”
楊阜聞言笑了笑,說道:“這二人我也有所了解,應該問題不大。”
一般來說,到中央做官,比在地方做官要好一點,畢竟經曆的人多了,機會也就多了。董守業禮遇這些人,也算是對其的提拔,涼州牧韋端那兒雖然有點別扭但是也挑不出什麼理來,這朝廷就是董守業家開的,想弄個理由什麼的也太簡單了,所以這挖起牆角來是肆無忌憚。
楊阜此時卻突然說道:“有一人公子亦可將其收在身邊?”
董守業聞言,不由大奇道:“究竟是何人,竟然讓義山如此看重,快快說來聽聽!”
楊阜答道:“此人乃是已故漢陽太守傅夔之子傅幹,此人今年雖然隻有一十八歲但是天資英才,公子可以收歸帳下略加栽培,來日便可成為一棟梁之才。”
董守業聞言,點點頭說道:“如此也好,隻要對方願意追隨,本公子自會海納百川!”
楊阜一聽,高興異常。
說起這傅幹倒是與楊阜有點淵源,這傅幹自從其父戰死之後,僥幸逃出漢陽,後來漢陽光複,傅幹便一直在漢陽,此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天資聰穎,在漢陽也是個知名人物。
而楊阜的楊家在傅夔主政期間曾經受過其恩惠。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楊阜此舉向董守業推薦傅幹,也算是還了當年的一個人情。
ps:本卷結束,明天開始下一卷,董卓是生是死即將分曉,求鮮花,求評論,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