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二月十五日,大漢天子劉協身染重病,多日綿延與床榻之上。
這是一場疫病,長安城內的許多人都被感染,就連董卓的親信李儒也不例外。
直至十餘天後,疫情被控製住,許多人才略見好轉。
天子劉協在太醫的精心照料下也終於康複。
按照慣例,文武百官需要麵見天子,以示祝願。
天子重病康複的消息是司徒王允親自到董卓的太師府裏,傳達給董卓的。
當然在王允傳達這個消息之前,董卓就已經是收到自己派在小皇帝身邊耳目的消息。既然消息是屬實的,董卓便沒有了拒絕前往的理由,而且董卓現在作為百官之首,有道是蛇無首不行,這種大場麵如果董卓不在場是極其不合適的。
董卓在接到王允的通知之後不疑有他,便欣然前往,不過他在臨走之前還是想起了兒子董守業的囑托,將典韋、華雄、樊稠、張濟待在身邊,另外讓呂布也隨身侍奉在左右。
呂布這段時間表現不錯,忠心耿耿地跟在董卓的身邊,鞍前馬後地效勞,而且由於董守業的意外出現,董卓脾氣遠遠沒有曆史上那樣暴躁,所以使用手戟攻擊呂布的橋段並沒有出現。董卓對呂布也是極其拉攏之能,好好安撫,從表麵上看二人的關係是極其融洽的。
現在的呂布可以說的上是位高權重,其執掌的並州軍團在西涼一係中也沒有受到什麼排擠,當然這也不是說西涼軍內部不存在排外性或者說完全接納了呂布,而是因為董守業如同彗星一般崛起,吸引住大部分人的目光。
很多人都在關注著董守業的表現,在猜測著什麼時候董守業會執掌西涼軍,什麼時候董守業會正式建立自己的班底。董守業雖然現在也拉攏了不少的人才,但是遠遠沒到正式建立自己的班底的時候。
在這個時代一般意義上開府建衙才是光明正大建立班底招收人才的時候,像是袁紹便是在自領車騎將軍,開府建衙之後才實力暴漲。其在總開幕府之後,便立刻有許許多多的人才投入其麾下。
西涼軍內部的人都希望董守業在開府的時候,自己能夠加入幕府之中,成為其核心班底。一朝天子一朝臣,董卓已經老邁,西涼軍遲早要交到董守業的手中。西涼軍一係的將領無論是誰加入董守業的幕府,對其以後的發展都是有利的,對其穩定在西涼軍中的地位都是有利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關注著董守業,對著董守業抱著這樣那樣的想法,反而對呂布的關注幾乎是少之又少。
呂布有時候有種被忽視的感覺,當然這一切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便是可以在一段是假內避開西涼軍的內部傾軋,享受一段時間的太平。
呂布也知道自己有一天也會麵臨一個選擇,那便是是否要投向自己的義弟董守業。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呂布一直在考慮,卻一直沒有結果。
呂布不是一個人,其身後還有並州軍一係的數萬人馬,其一個決定便會影響這幾萬人的生死。
董守業不是董卓,董卓能給呂布的,董守業不一定能給。
所以,呂布不敢輕易決斷。
這一天,陽光明媚,天氣不錯。
就如董卓的心情,他已經得知兒子董守業在漢陽郡表現不錯,挫敗了韓遂與馬騰的進攻,成功地安撫了二人,使這二人各自領兵返回各自的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