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段煨(1 / 2)

牛輔與李儒、董越、李蒙等人經過一番查實,找到那幾個罪魁禍首的肇事者,軍法無情,便毫不猶豫地剁了幾顆人頭以明軍法。

弄完這一切之後,便安排眾人休息,然後略作休整,第三日便領兵繼續西行趕至潼關之下。

這潼關的守將乃是董卓任命的中郎將段煨麾下。

段煨此人有人說其是涼州三明之一一代名將段潁之後,從籍貫上來看,這二人都是涼州武威郡姑臧人,倒也是十分有可能,最起碼也是同宗同族。

牛輔與李儒等人因為段煨出身世家,便有點不太信任,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收服其兵馬,便以禮叩關,來個先禮後兵,若是段煨放行,那自然是最好;若是其不放行,那隻有強行興兵攻打了。

當然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還是能夠成功收服段煨的兵馬以壯聲勢。

牛輔想到這兒,便打馬來到關下,大聲說道:“西涼故人牛輔來訪,請段煨將軍出來一敘!”

關上的守將聞聽此言,也不敢耽擱,立刻彙報給正在關內的段煨。

說實話,段煨這段時間並不順利,董卓新喪,其部可以說是無所歸依,也不知道將來的命運將會如何。而王允之前卻是派人聯係過段煨,想讓其投誠。但是段煨並沒有答應,原因是無論是王允還是呂布,段煨都不看好。

在段煒看來王允乃一食古不化的腐儒爾,而呂布勇則勇矣,卻是一介莽夫,有勇無謀,難成大器,所以段煨一直在等,等待時局發生新的變化之後,再做決斷。

段煨也不太看好董守業,原因無他,董守業太年輕了,威望不足以服眾。

然而當段煨收到消息說董守業已經擊敗了一代名將皇甫嵩之後,段煨的心態開始改變,開始有點看好董守業了,此時的段煒非常樂意在董守業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因為牛輔領著兵馬來了。

董守業與牛輔的兵馬加起來總計十餘萬,想要攻下長安城雖然是很困難,但仍有一絲希望。段煨出身西涼軍,自然是心向西涼軍,也不願背叛西涼軍或者是與西涼軍為敵。這時候選擇背叛也是極為不明智的舉動,不利於以後找個好東家,因為無論是什麼樣的東家都希望自己的屬下忠誠。

一番思慮之後,段煨在一眾手下的簇擁下,來到潼關之上,看著巍峨的潼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不由得又想起當初向董卓建言修築潼關的董守業,其眼光何其獨到也!

段煨看了看關下的那張熟悉的麵孔,說道:“牛將軍為何不在河東卻到了此地?”

牛輔聞言卻是冷笑一聲,說道:“段將軍這是明知故問,王允早已昭告天下,宣布太師已死的消息。牛輔身為太師之女婿,自然會興兵幫助主公替父報仇!”

段煨聞言,卻是又問道:“不知牛將軍口中的主公乃是何人?‘

牛輔有點不耐煩地說道:”太師隻有一個親生兒子,子承父業乃是天經地義,牛某自然是以太師之嫡子為主公!”

卻是突然反言問道:“段將軍也是西涼軍宿將,不知這個主公,你是否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