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登門(1 / 2)

靳軒剛住進尚書府,安隆王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皇帝上大朝,他在王府上小朝,而且規模還不小。

文武百官幾乎有一多半都是安隆王一黨,在靳軒沒出現之前,朝廷上下幾乎默認安隆王會是新君,不少官員早就巴結上了,可就是因為靳軒的出現,讓板上釘釘的事出現動搖。

安隆王身穿便服坐在王椅上:“各位大人,你們都說說,說說對這個靳軒稚子的看法!”

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站出來,衝著安隆王一笑:“王爺,依卑職之見我們應該設法阻撓秦相國,眾位大人都能看出來,陛下對這事很在意,也很急,若是秦相國一時半會查不所然,我想陛下定然不悅,那時王爺您主動請纓調查此事,我想陛下不會不同意,到那時主動權在王爺手上,還不是您說什麼就是什麼!”

安隆王點點頭:“孟大人所言有理,不失為一條良策,不過本王覺得隻靠這一策是不是太過單一,而且皇上給了秦明堂一道便宜行事的旨意,我們也不好出手吧!”

孟大人名叫孟吉,官拜吏部長使,是安隆王一手提拔起來的,對其忠心耿耿,也是安隆王陣營中主要謀士。

“王爺,孟大人的法子確實不錯,可那樣太麻煩了,我看不如把那小子一刀了之,這樣省時省力,還沒有後患,這多好!”

說話的是一個聲音渾厚的粗壯漢子名叫鐵龍,官拜京衛副統領,掌管京都安陽一半的守衛軍,另一半還在皇帝手裏。

安隆王白了他一眼,沒說什麼,這個鐵龍勇猛有餘,謀略不足,但他敢打敢拚,帶兵打仗有一套,深得安隆王寵信。但是,若論謀策他差得太多。

“還有誰想說的嗎,禦史梁大人,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梁洪籌一笑:“王爺,卑職暫無應對之策,但卑職卻想起一件我們現在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哦……?什麼事,說說看……!”

“王爺,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所謂的民間皇孫靳軒,我們姑且不去討論他的身份是真還是假,但是這件事已經在皇上心裏埋下了種子,您覺得最快驗證身份的方式是什麼?就是那孩子的家人,別忘了他在北岸村還有爺爺奶奶呢……”

安隆王心中一驚,若不是梁洪籌提醒,他還真就忘記了這個細節,這兩個人一定要處理掉,而且還要搶在秦明堂前頭。

甩頭看看身後的侍衛戰狼,後者會意,點點頭,撩衣而去……

這件事情解決了,可是主要問題還是一籌莫展,就算把靳軒的爺爺奶奶除掉,但畢竟靳軒還在,隻要他在一天,就像安慶隆王身上紮下一根刺。

這時,他看到禮部掌持陳文厚一直不語,此人點子最多,今日卻沉寂下來,眼光閃爍,安隆王感覺他一定是想到了什麼,於是問道:“陳大人,你為何一言不發?”

“哦!王爺,恕在下愚鈍,還沒想到更好的法子!”

“真的嗎?”

“王爺,確實如此,最近卑職偶感風寒,腦袋也不靈光了,還請王爺準許卑職先行告退!”

安隆王深深看他一眼:“既然陳大人身體有恙,那就回府休息去罷!”

“多謝王爺,卑職告退……”

陳文厚走了,但討論依然沒有休止,文臣主謀,武將主殺。一時也沒有個結論,安隆王頓感頭疼,草草結束,獨自靜坐廳堂。

深吸口氣,微閉雙眼,把整件事情從頭到尾思索一遍,還是沒個頭緒,難道這個孩子真的是安慶王遺孤?

門外傳來細疏的腳步聲,不用睜眼也知道是誰,王府大管家福瑞。

福瑞小心的跟安隆王耳語幾句,然後又規規矩矩的離開了。

安隆王不為所動,就像沒聽見一樣,直到另一個腳步聲的出現。

“王爺……!”

“陳大人,為何去而複返啊!”安隆王微睜開雙眼,眼球異常明亮。

陳文厚幹笑幾聲,沒說話,二人心照不宣。

“你既然回來了,就說明已經想好對策?”

“呃……隻是卑職的拙見而已,還要請王爺糾正!”

陳文厚很聰明,也很會說話,更能說到點子上,這樣的人會深得寵信,同時也是最危險的。

安隆王一笑:“說說你的……拙見!”

“王爺,卑職以為,我們要做兩手準備,雙管齊下方可平緩此事,隻不過,這也不是周全之策,但眼下卻是最好的,某事在人,剩下的,就要看王爺的天命了。”

安隆王緩緩起身,邁步走近門檻,但沒踏出去,斜射下來的陽光把他的影子拉的長長的,天命!隻不過是躲在影子中的自己。

“說吧!”

“第一手,王爺您需要放一條長線。祖宗早有法度,執政不過半紀,也就是五十年。今年剛好是陛下在位四十七年,王爺這條長線需放三年。

如果三年之內還不能確定那孩子的身份,那時卑職等會上奏陛下,以祖宗半紀之約為由奏請陛下冊立儲君,而這儲君必將是王爺囊中之物,此所謂第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