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別忘了,聯軍不光有巴東雷,還有幹邪和石霸等一幹猛將,有他們在至少可以保證陣型不亂。
戰鬥持續不到半個時辰,聯軍終於穩定下來,再一看,黑甲軍也就這麼點人,不足為據。
殷奪魁終於放下心來,有人做自己的出氣筒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好景不長,殷奪魁剛剛放下的心又提起來,短短一瞬間他收到兩條消息,第一條,北燕軍營東西兩麵分別受到黑甲軍突襲,鎮守東西兩處的人已被打散,目前正奔著中軍營帳而來。
第二條應該算是給孟良的消息,那就是鎮守南疆三郡的十萬騎鋒營正式攻打南涼,目前涼州已經失守,西山王孟虎正全力作戰!
兩條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使得孟良和殷奪魁錯愕不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承國不是亡了嗎,怎麼可能同時開戰。
沉穩的孟良冷汗流了下來,可是更糟糕的消息遠遠不止這些,就在他苦思冥想南涼之事時,手下親兵來報,手下第一戰將大將軍石霸戰死!
怎麼會這樣……孟良搖搖欲墜,好懸栽倒在地。
原來,韓飛龍跟吳玉瓊奉命東西兩路左右夾擊,北燕軍慌不擇路,所以隻能是南涼軍前去應敵,而石霸所應對的正是吳玉瓊,先前他二人算是兩次交鋒,每一次都不了了之,這一次應該有個了結。
按理說石霸勇過於謀,單論武藝之外吳玉瓊之上不在他之下,那又為何戰死呢,原因就在於上一次的總攻,石霸被楚紹英紮斷了胳膊,傷未痊愈便再出上陣,恰好遇見年輕氣盛的吳玉瓊,此消彼長,石霸的死也就不意外了。
敗了嗎,燕涼聯軍二十萬,就這麼敗了,孟良不敢承認,不想承認更不願意承認,難道黑甲軍真的是戰無不勝的?
他們坐鎮中軍營帳,根本想象不到戰場之上是有多殘酷,為其名曰十萬大軍,可一個個神智不清醉醺醺的,跟廢人有什麼區別,再者黑甲軍的速度太快了,快到讓人措手不及。
有點像猛虎入狼群,基本沒什麼反抗能力。
戰場上最苦的要屬巴東雷了,一人獨戰兩人不說,最要命的是打不過而且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兵被打死打傷而又無能為力,他不明白,好好的二十萬大軍怎麼就走到了今天這般地步。
到如今,事實已定,有再多不解也無濟於事,聯軍組織幾波像樣的攻勢,都被黑甲軍如潮水般的攻勢摁了回去,敗局已定,縱然十萬人馬也無力回天了。
還沒等殷奪魁下令,不少軍兵已經開始跑路,戰場亂作一團,任誰也想不到號稱二十萬的燕涼聯軍是以這種局麵收場。
楚穆父子頻頻發起攻擊,巴東雷因腦子亂,招式也跟著亂了,再這樣下去別說手下的兵就連他自己都逃脫不了。
兩把銀槍如同兩條銀色白龍左盤右繞將巴東雷困在其中,此時此刻楚穆下定決心,一旦有可能絕對不能放他走,心裏清楚,承國與北燕和南涼的恩恩怨怨遠未結束,有這樣一個棘手之人在絕對是巨大的隱患。
巴東雷已經是強弩之末,就在這時,殷奪魁認同下了撤退的命令,一時間戰場更亂了,聯軍跑,黑甲軍追,巴東雷也跟著撤,跑是跑了,卻留下了一條胳膊,這條胳膊被楚穆父子活生生從左肩頭紮下來,慘不忍睹。
就這樣,巴東雷能撿回一條命已經算不錯了,從此以後,巴東雷不再是以前那個巴東雷。
打疼了,你想起跑了,哪那麼容易,楚穆下令追擊,這下可好,聯軍僅剩的幾萬人被黑甲軍追的慌不擇路,這是真追也是真殺,就這樣一直追了百餘裏這才罷手,持續一月之久的戰爭算是結束,誰也沒想到這麼快,並且以這種方式。
回想起來虛驚一場,當然這種虛驚誰也不想看到,名聲顯赫黑甲軍因為這場虛驚隨時過半,早知道黑甲軍總共才有十萬人各個都是精英,一下子損失五萬多人,對楚穆來說如同割肉一般,好在結果是好的。
這一戰從子時一直打到天明,戰場一片狼藉,屍橫遍野,雖說打跑了燕涼聯軍,但誰又敢說黑甲軍就一定是勝利者呢。
戰爭雖然結束,但楚穆並未下令撤軍,誰也不知道北燕,會不會卷土重來,再者戰後的雁門關需要重建,這也少不了黑甲軍。
當然,雁門關之戰算是告一段落,京城中也是另外一番景象,信心滿滿的鐵先生怎麼也沒想到,安陽明明是一座空城,怎麼就莫名多出這麼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