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雲法——升清降濁調脾胃,讓水穀精微有效地遍布全身(1 / 2)

雲法,屬土,行氣脾經,默念“呼”(hu)字,長夏宜練,麵向南方。

我們都知道,脾胃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納,就是說胃有接受容納飲食物並進行初步消化的功能;脾主運化,運就是運輸,化即是消化,把這精華從整個食物中變出來,再運送到全身去,成為營養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能量。受納和運化這兩種功能要共同協作,才能保證正常的消化吸收。脾胃功能的正常,是人體氣血充足的保證。

那麼,我們如何保養自己的脾胃呢?這就要保證氣血的通暢,隻有經絡通暢,才能使氣血川流不息地營運於全身,使脾胃相通,從而確保生命活動順利地進行。所以,歸根結底,要調理脾胃,要氣血充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使經絡暢通,尤其是脾經這條經脈要打通。在這裏介紹五行掌中的雲法,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基本動作過程

起勢

(1)首先自然站立於地麵,兩腳分開,平行,與肩同寬,然後兩膝微微彎曲,兩臂自然下垂。

(2)兩手手腕開始向上彎曲。

(3)兩手繼續上抬,注意掌心向上。

(4)兩手繼續上抬,以高於頭頂為準。

(5)雙手慢慢抬到頭頂上方,掌心向內。

(6)雙掌指尖相對,慢慢下按,兩手指尖對應頭頂百會穴。

(7)兩手保持指尖相對的姿勢,慢慢從臉部前方按下。

(8)兩手繼續下按,靠近小腹部位。

第二勢

(1)隨著吸氣彎曲左膝,盡量向上抬高大腿,注意腳尖繃直,指向地麵,左腳踝靠近右腿膝蓋但不要貼上;同時左手屈時,掌心向上,五指並攏自然微曲。

(2)以手肘為軸,從小腹右側開始向上、向左做劃弧運動。首先將手掌劃至與眼同高的位置。

(3)手臂繼續向外劃弧,至與視線相平時,吸氣盡,掌心轉向麵部。

(4)掌心慢慢向前推出,眼睛注視手掌推出的方向。

第三勢

(1)起勢,站立,隨著呼氣,默念“呼”字,左掌轉向前方,向左開始劃弧。

(2)左掌繼續向左、向下劃弧。

(3)左掌劃弧降至小腹前,反掌,掌心向上,疊於右手背下,同時左腳隨左手下落著地。

動作(3)和側麵動作。

(4)右手開始慢慢向上抬起。

第四勢

(1)隨著吸氣彎曲右膝,盡量向上抬高大腿,注意腳尖繃直,指向地麵,右腳踝靠近左腿膝蓋但不要貼上。

(2)同時右手屈時,掌心向上,五指並攏自然微曲,以手肘為軸,從小腹左側開始做向上、向右劃弧運動。首先將右手抬高到與胸同高。

(3)右手劃弧至身體右側,與眼同高。

(4)右手繼續向外劃弧。

(5)向外劃弧的過程中,注意保持身體平衡。

(6)眼睛一直看向右手的方向。

(7)右手劃弧後向下收回。

(8)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下。右膝放下,恢複自然站立狀態。

循環重複的動作,左右相反,其他相同。

循環重複的動作,左右相反,其他相同。

循環重複的動作,左右相反,其他相同。

左右交替做5~10次。如果不受場地限製,還可前後行步。在這個動作片段中,當左掌心到達眼睛高度外翻劃弧時,注意是以左肘為軸心劃弧,而不是以左肩為軸心,並且眼睛的餘光要跟隨左掌運動。

呼吸吐納注意事項

在練習雲法的過程中,吸氣時一定要配合意念,暗示清氣從足大趾內側沿著腿部內側的脾經上升至腹部,而呼氣時,則要配合意念,暗示清氣沿著大腿內側的脾經下降至足大趾。

同時,在呼氣的時候,還要默念六字訣中的“呼”字。這個“呼”字與咱們體內的脾相對應,而雲法正好行氣脾經,所以默念“呼”字,可以增強練習此功法的效果。

在六字訣中,“呼”字對應脾,而根據中醫理論,人的情緒與五髒相對應,脾對應的情緒是“思”,這個“思”指的可不是思念,也不是思慮,絕不是要你一邊練習口訣、一邊心心念念地想著遠方的愛人、或者想著工作上的煩心事。這個“思”字,指的是要集中精神,不要被紛紛擾擾的繁雜情緒給困惑住了。所以,我們在默念“呼”字的時候,要配合思的情緒,集中精神深思,思而不憂(憂屬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