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捏法——穿針引線肺氣理,讓氣血暢通、暢通、再暢通(1 / 2)

捏法屬金,行氣肺經,默念“呬”(si)字,秋天宜練,麵向西方。

在中醫理論裏,肺能通過宗氣的生成與分布,起到主管一身之氣的作用;又能輔佐心髒,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要讓氣血在全身暢通的運行,除了心髒,還要靠我們的肺來協助,來調節。

然而,肺又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外界環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肺的生理功能。自然界的風、寒、燥、熱等邪氣,從口鼻而入,經咽喉、氣管、支氣管,影響到肺。肺極其容易受傷,所以肺又被稱為“嬌髒”。因此肺部的保養就顯得格外重要,下麵就給大家介紹這個對肺部有保健作用的功法,就是五行掌中的第四個功法——捏法。

基本動作過程

起勢

(1)自然站立,五指收攏,如同捏住小球一般,放在中脘穴前。

(2)雙手慢慢上抬,抬到鎖骨前天突穴位置。

注意要保持肩膀、手肘和

手腕在同一個平麵上。

(3)左腳微微提起,向著左前方45°的方向。

(4)左腳用前腳掌擦地前移大半步,雙手保持五指收攏的狀態。

(5)重心放在左腿上,右腿伸直,呈弓箭步。

(6)左臂向左前方伸出,掌心向上,五指收攏,就像捏住一個小球一樣。

注意右手的手肘不要過於向後彎曲,屈肘45°左右即可,並且右手在胸前,要與肩膀和手肘在同一個平麵上。

(7)同時,右臂向上抬高,並向後彎曲手肘,手腕自然下垂,掌心向下,同樣五指收攏,如同捏住小球一般。

(8)左手向前伸出,右臂向後拉,眼睛注視左手方向。

第二勢

(1)隨著吸氣,伸直左腿,彎曲右膝,使重心從左腿轉移到右腿上,左腳的腳尖向上勾,臀部盡量向後坐,感覺自己就像坐在一張透明的椅子上一樣。

(2)同時右臂在左臂上方向向左前方伸出。

(3)兩掌相對經過後,雙雙反掌,左掌向下,右掌向上,保持五指收攏。

(4)收回左臂,彎曲左手手肘。

(5)左臂上抬,右臂開始向前伸。

(6)右臂向前伸出。

第三勢

(1)隨著呼氣,默念“呬”字,收回右臂,彎曲右手手肘。

(2)右臂開始上抬。

(3)左臂向前伸出,左膝微曲,重心放到左腿上。

(4)左臂慢慢收回。

(5)左右手相遇時再次相互調轉方向,左掌向上,右掌向下。

(6)右腿慢慢抬起。

(7)右腿向前跨步,右臂再次向前伸出。

(8)右臂繼續前伸,右膝微曲。

(9)右臂慢慢往回收。

重複第三勢動作,左右換方向,其他相同。

重複第三勢動作,左右換方向,其他相同。

重複第三勢動作,左右換方向,其他相同。

重複第三勢動作,左右換方向,其他相同。

整個動作過程中目光始終追隨左手,頭亦隨之擺動。

第四勢

左側的動作連續做5~10次以後,換右腿向右前方移一大步,同樣連續做5~10次。

在做捏法時,我們動作要盡量輕柔而緩慢,左右臂盡量向前後伸展,擴胸的目的是擴大肺活量從而使呼吸更加順暢。

在初次練習捏法時,手和腳不容易配合好,可以先將手和腿的動作分開來練習,等熟練之後再一起練習,就比較容易配合好了。

呼吸吐納注意事項

吸氣的時候,要用意念暗示大自然的清氣從大拇指處開始,經手臂內側前緣的肺經進入肺中。呼氣的時候,則用意念暗示體內的濁氣盡出,清氣沿著肺經的循環路線散至大拇指。

同時,一邊呼氣,一邊默念“呬”字。這個“呬”字,在六字訣中,對應的髒腑,與五行掌中的捏法所對應的髒腑相同,那就是肺部。捏法配合“呬”字訣,更有利於打開心胸,使天地之間的清氣都被吸收進來,充滿胸腔,將整個胸腔內的汙濁之氣滌清。不僅如此,練習捏法時,配合“呬”字訣,還能使我們的呼吸變得更加的深細勻長,這也是提高肺功能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