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集體訓練結束之後,是半個小時的放鬆練習,兩兩組合,在夏醫生的指導下互相幫忙放鬆身上的肌肉,好繼續下午的專項技術訓練,在他們互相放鬆的時間段裏麵,也是周依然爭分奪秒為他們分析個人優缺點以及在訓練中需要加強和改進的種種細節的時間——身體和大腦,總有一個要動起來的嘛。
這才是他們每天、每周、每月,周而複始一直在進行的生活,去計較每一個跨跳、揮拍和擊球的細節,每天都重複同樣的動作幾百上千遍。在這樣日積月累超負荷又枯燥無聊的訓練中,將所有動作刻入本能、變成肌肉記憶,到了賽場上,麵對山呼海嘯的觀眾席和如狼似虎的對手,才有可能做到麵不改色,發揮自如。
第十章 針對性訓練
下午的訓練在訓練場上,依舊是下肢訓練,不過周依然也沒讓池子蕭閑著,再次把何誌鵬充分合理利用了起來——讓何誌鵬充當池子蕭暫時的專項技術訓練教練。
跳躍步伐分七個子項目,跨跳,蛙跳,蹲走跳,雙腳跳躍障礙物,左右分腿跳,前後分腿跳,交叉跨越步跳,對於這些早就習慣了訓練的人並不算難。
池子蕭和何誌鵬從醫療室出來,在一群活蹦亂跳的“青蛙”中,開始了針對性的技術訓練。
何誌鵬今年已經二十九歲了,不出意外的話,這個賽季是他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的最後一個賽季,因此教起人來,嘴毒心狠,一點情麵都不給自己這位新晉的隊友留。
“我一早就發現了,小年輕力量很強,但網前是真不行啊,你是打算全程靠重炮轟死對手呢,還是打算一路靠運氣贏得比賽啊?”何誌鵬笑了笑,“還是說遇上我這樣的球員,幹脆認輸好了?”
蘇喬守在池子蕭的輪椅後麵,聽這話聽得抓耳撓腮,想阻止又不敢,生怕自己再一個不小心,把這麼個天降的大寶貝給嚇跑了。
池子蕭正手搓球,抽空看了他一眼:“所以周教練安排您來給我做技術訓練了。”
何誌鵬看他搓球就全身不得勁兒,倒拿著羽毛球拍輕點池子蕭的手腕:“你這是搓球啊?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挑球呢!你這樣的球一過網就能讓人給撲了!手指呢?手指的力量在哪裏?!”
羽毛球拍在何誌鵬的手上轉了一圈,pu膠纏繞的拍柄被他握在手中,同時起身走到網前,擺出搓球的姿勢,氣勢陡然一變:“搓球的時候,就那麼不到一秒的時間,手臂記得外旋兩度,手腕稍微內收,用你的拇指和食指夾住拍柄,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去搓,切的是小球的右下側!不是你這樣用手臂的力量去挑!”
何誌鵬做了兩組動作,才重新看著池子蕭:“你的力量很強,於是你就理所當然地忽視了力量的精細化控製是吧?你能打到現在,真的很幸運知道嗎?”
池子蕭平靜地看著他:“我和你比的那一局,如果是正式比賽,三局兩勝,我未必會輸。”這也是池子蕭最早的想法,以何誌鵬的體力,在和他的對賽中,一局過後他的體力就走下坡了,池子蕭有把握在第二局就逼得何誌鵬無力揮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