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教媒體是地理教學前行的動力(2 / 2)

3 電教媒體引導學生自由、自主學習

從目前地理教學現實來看,地理教學缺少理論聯係實際這一環節。課堂教學缺乏學生的內在體驗和感悟。學生需要自主學習,通過主動學習可以起到消化吸收、鞏固基本知識、深化對教材的理解的作用。創新是一種自主性活動,僅靠學生是不能獨立完成的,因此要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學習。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啟發和引導,注意講究教學方法的啟發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激發積極地思維,啟發、誘導學生在課堂中主動進行創新性活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狀態可以隨時調整教,進行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筆者通過一定教學實踐,總結出通過多媒體進行動手畫圖製作、搜集資料、虛擬考察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筆者在班裏就建立了地理論壇,在這個論壇中學生之間隨時可以交流學習心得和自己的一些看法,並單獨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教師適時給予解惑,那些在平時課堂中較為膽卻害羞的學生也敢於在論壇上向教師提問,師生關係密切,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空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

4 電教媒體提供廣闊的平台,培養創新精神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如果把學生的思維束縛在知識點的條條框框內,不準他們有絲毫的創新和不同的話,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結果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知識硬灌給學生,而要善於通過提問、地圖的展示、新舊知識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識水平,盡可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創造條件,通過網上廣泛閱讀、搜集與教學相關的知識,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總結,形成他們自己的概念。教師要多提需要從不同思路去考慮的問題,以利於學生進行擴散思維,使學生產生盡可能新、盡可能多、盡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獨創的想法、見解和可能性。但是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的觀點要持保留意見,不要過早地判斷或說出正確的答案,避免打消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這樣不利於創造思維的培養。即使學生把答案說錯了,教師不要急於否定,找出其中的閃光點,如果是那些具有創新思路、個性、鮮明觀點的答案還要及時予以肯定。

5 電教媒體賦予學生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地理課不但要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培養他們的地理素質和科學素養,還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環境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是不可再生資源,一味對資源的無節製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汙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為代價來獲得個人利益,危及人類的生存條件,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地理學習讓學生明確人類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新型環境道德觀念。

如“水資源”的教學,首先請學生分析我國水資源數量特點、時空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引出我國乃至全球共同麵臨的問題——水資源緊缺及由此帶來的環境問題,並出示世界各地缺水的相關視頻、數據統計和圖片,讓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思考采取哪些解決措施。最後把緩解水資源緊缺和學生日常生活聯係起來,讓學生明白節約水資源應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讓學生自覺投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