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時分,祝建平正在熟睡中,他的手機音樂鈴聲突然闖進了他的夢境。
是辦公室小彭打來的電話,她著急地說:“祝總!不得了!不得了!公司這裏人山人海,我從來沒見過!真的,人太多了!祝總,你聽見了嗎?”
祝建平還在半睡半醒之間,不解地問:“小彭,你說清楚,什麼情況?”
小彭:“太多人了,都是要買房的,他們自己在排隊,還有人維持秩序。他們的代表說要見公司領導,營銷總監和代理公司都不敢表態,要我跟您請示呐。”
祝建平:“那個VIP不是明天開始登記發售嗎?怎麼現在深更半夜就來這麼多人?而且,是在項目現場的營銷中心受理登記,他們怎麼來公司了?”
小彭:“祝總,對不起,我沒說清楚。是這樣的,項目現場營銷中心那邊早就人滿為患了,所以代理公司臨時決定在公司這邊同時受理,以便疏散人潮。但是,公司原定計劃要保留一半房源的,現在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麵,我們該怎麼辦呢?”
祝建平想了想,答複說:“這樣啊,你向他們轉告我的意見:第一,公司放出所有房源,一套不留,要購房者放心,我們不會屯積房源日後漲價;第二,現在登記的VIP身份,今後在項目一二三期都有效,請購房者不要爭搶;第三,對目前已經在排隊的購房者,要按先後順序發放號碼,讓他們明天憑號碼登記,不要通宵排隊,更不要發生擁擠。”
小彭:“好,好的,我立即傳達您的指示。”
祝建平:“小彭,你看看情況,如有必要,我就到現場來處理。”
小彭:“好的,我知道了,祝總再見。”
通完電話,祝建平身上的瞌睡蟲也跑走了,心裏想:奇怪,市場上的購房需求如此旺盛,真是遠遠超乎想象啊。是返鄉置業的高峰提前到來了嗎?是人口紅利最後一波的瘋狂行情嗎?是炒房客們布下的一個大賭局,還是投機商製造的一種虛假繁榮?可悲可歎的是,我們以前所學過的全部經濟學原理,統統都失靈了。最可悲的,就是那些“剛需型”的購房者們,偏要紮堆湊熱鬧,搶時間、趕季節似的拿著錢排著隊往火坑裏跳。所謂VIP,所謂“1萬抵2萬”,房子還沒定價就收了你的定金,大家都是VIP會員了,結果誰還能得到真正的優惠呢?天地良心啊,開發商的效益如此之好、銀行的資金利息如此之高、政府的收費名目如此之多,真叫人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啊。
……
這時候,王光明還在自己的騎士咖啡館裏麵,李忠、黃健、古建家等幾個人都在座,他們在開“拆遷戶調查分析會”,。
王光明說:“董事長的意見是,集中火力對付‘紅三代’,因為他是釘子戶們的精神領袖,隻要把他搞定,其他人都會隨大流了。古建家,你先說說對‘紅三代’的調查情況。”
古建家應了聲“好”,說道:“這位‘紅三代’,姓名潘紅軍,年齡40歲,人事編製在區武裝部,不用上班,平時就做一些古玩生意。他的父親潘援朝,是個轉業離休軍人,年齡68歲。他的爺爺是個老紅軍,已經去世。他的妹妹潘紅梅,年齡不詳,早年在美國留學,後來嫁給美國佬不回來了,把她的母親也接去美國享福了。”
李忠笑道:“喲,這一家子,他的父親抗美援朝,他的妹妹留美定居,一朵紅梅開到美國去了嘛,嗬嗬。”
古建家繼續說:“重點是,他們家有兩座宅院,都在‘光輝歲月’項目的用地範圍。現在的‘紅軍大院’占地麵積2300平方米,建築麵積620平方米,是過去一個地主的宅院。‘紅三代’的爺爺當年就是攻占相水鎮的解放軍連長。這個院子先是做軍管會辦公用的,後來他爺爺把家屬都安置在這裏,長期住了下來。”
“再後來呢?”黃健問。
正說著,一個在咖啡館值班的服務生進來說:“老板,對麵‘金玲粉館’的老板娘送炒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