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良心(3 / 3)

王光明聽說向蘭租用的學校校址也在拆遷之列,原本以為自己與她有些交往,或許可以談得成的。誰知,拆遷還沒有鬧出一點動靜,市委宣傳部就已經幹預了,可見又是一樁麻煩事。於是,他長歎了一口氣,心想:我當初就怎麼認定開拆遷事務公司能賺大錢呢?現在已經成功的那些大老板,他們在成功之前該要經曆怎樣的艱難曲折呢?也許我這種激情衝動型的人更適合賽車?

古建家:“我聽說,東方藝術學院那塊地,政府已經賣給溫州投資商了,賣地的錢都花光了,可是地交不出來呀。政府要拿另外一塊地給溫州人,可人家溫州人不幹,就這麼耗著。”

李忠:“這真是,世界這麼大,什麼事都有。”

黃健:“這不算稀奇,還有更絕的——我的隔壁鄰居,他們的企業破產了,職工全體下崗。政府把企業賣給了開發商,職工們組織起來,日夜護廠,不準拆房。你猜結果怎麼樣?結果是兩個開發商互相指責對方搞欺詐,起訴到法院去了。”

李忠:“什麼情況?”

黃健:“兩個開發商共同投資的,都以為是對方設置的圈套。”

李忠:“那政府——怎麼不說話?”

黃健:“政府?它數著錢偷著樂,就等著開發商違約。”

李忠:“哇,全都亂套了。”

古建家:“要我說呀,這還不算稀奇。我跟你們說一個更奇的——我的一個堂叔,在農村當個村委會主任。一天,縣政府的人突然找他幫忙,說是簽個字就給村裏30萬元錢。他問簽什麼字?縣政府的人給他幾張紙,一看內容——《耕地占補平衡互助協議書》。”

李忠:“那是什麼意思?”

古建家:“是呀,我堂叔問這是什麼意思?縣政府的人給他解釋——意思就是說,一家開發商在縣城旁邊占了一塊農業用地搞開發。政府呢,為了實現農業用地總麵積不減少,就在我堂叔他們那個村裏新增了一塊耕地,由此達到‘占補平衡’了。”

李忠:“你堂叔他們村的村民,就開荒造田,增加一塊耕地?”

古建家:“哪裏需要這麼費事?村裏開個村委會議,在地籍圖冊上一圈一畫,改幾個數字,行啦,30萬就5個村委分了。”

黃健:“有這事?你編的吧?”

古建家:“編什麼編,同樣的事,我堂叔親自經手辦了5次了!”

大家將信將疑,都不吭聲了。

王光明:“大家別扯遠了啊,不然的話,我們這個會議要開通宵了。這樣吧,情況都談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大家在工作上有什麼建議和方案思路,都可以說說。”

黃健想了想,提出了一個策略性的建議,他說:“各位,我覺得,我們光有一支能打架的兄弟隊伍還不夠,因為很少用得上,閑置時間太多。我建議,組建一支兼職的臨時員工隊伍,作用相當於群眾演員,按計劃要求扮演角色,例如搞個群眾大會什麼的。”

受到黃健的啟發,李忠也提出了一個建議:“對,這個想法可行。我還建議,我們組建了這支群眾演員隊伍之後,不但要騷擾拆遷戶,同時也可以騷擾政府和開發商,我們就能夠兩邊施壓、兩邊討好。”

古建家不甘落後,也提了一個建議:“對,我認為目前最省事省心的手段,就是增加工地噪音,立馬讓附近的居民都心煩,呆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