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自我預防中風
預防中風要從幼年開始,因為在幼兒時期就有動脈硬化的病理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到20歲左右,就有1/3的人發生動脈硬化。其主要原因是幼兒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過高和攝入高糖飲食,糖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導致肥胖。而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從幼年開始,適當控製高膽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攝入,多吃蔬菜與水果,養成不偏食、不嗜食的飲食習慣,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如果您知道和掌握了中風發病的種種有關因素後,就會認識到中風並不是不可以預防的。雖然遺傳是中風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說凡是有遺傳家族史者其後代必然要發病,而隻是危險性增加,何況這種遺傳因子是可以通過努力而改變的。
預防中風的環節很多,其中有主要和次要的因素,有單一和聯合的因素,有間接和直接起影響的等等。盡管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對中風的發病機製、診斷和治療都有了不少的進展,但多屬於發生中風以後的措施,至於在中風發生之前如何積極預防,仍被人們所忽視。
許多中風者對預防的知識毫無所知,而有的人雖然知道,但從不加以防範,更多的人則依賴於醫藥的作用。怎樣加強自身的保護,努力糾正發生中風的危險因素,避免發病的誘發因素,認識中風的先兆征象,采取自我保健方法等等,這些均屬於“一級預防”的措施,已經開始引起醫學界的重視。譬如,一名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應該從早期即開始注意和采取包括生活、飲食、鍛煉在內的防治措施;而對於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疾病後,采取自身的預防保健措施仍有積極的意義。
中風的發病和發生規律中除了遺傳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環境因素,而外在環境的控製是靠人的主觀努力的。譬如情緒的控製、生活的規律、飲食的合理以及體育鍛煉、避免肥胖、減少鹽量、不吸煙、少飲酒、勿過累等全在於自己的掌握和安排。醫學指導和醫學保護是重要的,但許多有效措施的實現都屬於個人的努力,單純地依賴醫學和藥物,而不調動人體本身的積極因素,會使健康處於被動的狀態。在具有中風易患因素的廣大中老年人中,如能加強自我保健,重視預防的各項具體措施,那麼,預防中風的鑰匙必然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預防中風有哪些措施
社會化綜合性防治在中風病的預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在人群中積極宣傳有關中風的保健、預防知識,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風病的危害性以及積極預防的重要性。中風病的病因複雜,與環境因素、社會因素、精神因素、飲食因素密切相關,必須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
(1)有效地控製血壓,並長期觀察血壓情況,以便及時處理。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為明顯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
(2)預防和治療其他相關疾病,如冠心病、風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3)控製並減少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預防中風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一旦小中風發作,必須立即予以係統治療,就有可能避免發生完全性中風。
(4)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注意夏季飲水和冬季保暖。
(5)杜絕不良習慣,尤其要戒除煙、酒嗜好。但少量食用巧克力具有防止血管疾病的功能,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中含有一種特別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巧克力愈黑,這種黃酮類化合物就愈多,它具有與阿司匹林相類似的效果。某些已有心髒疾病的患者如規律性地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因可降低血小板形成會阻塞血管的血塊的能力,故可減少心髒血管疾病發生意外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攝取用熱水調和的1小匙可可,其減少血塊凝聚的變化與服用阿司匹林相類似。
(6)控製體重,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高蛋白、低脂、低鹽、低糖及富含纖維素、鈣質和維生素的飲食。
(7)堅持適當的運動鍛煉,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中風相關疾病患者,都可以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通過適宜的運動得到更好的改善。不論做什麼運動,都別忘了頸椎運動,但近期有眩暈等腦供血不足的症狀者暫時不要做頸椎運動。參加運動鍛煉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鍛煉項目,不宜參加激烈的活動,遇天氣變化如大風降溫時,最好不要到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