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健康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這話隻說對了一半,其實健康是屬於你和愛你的人的。您如果因失去健康而失去生命,您個人的損失隻是“冰山一角”,冰山的90%都在水下看不見,您的離去至少造成10個最親近的人的直接傷害,越愛您的人受傷越深。所以親人的快樂幸福也建立在您健康的基礎上。如果您愛您的親人,就應該從關愛自己的健康做起,因為健康是自己的,快樂是大家的。
健康是自己的,快樂是大家的
像對待金子一樣珍愛健康
有一位老人因高血脂、高血壓而引起腦中風偏癱在床,追問其生活史,才知其嗜煙好酒,並因人際關係常有宴請,雖在兩年前體檢時發現患有高血脂、高血壓,但無所顧忌,煙酒照常,宴請不斷。直至在最近一次“海飲”時,突然發覺右邊手腳活動不靈,筷子從手中脫落,急送醫院,經CT確診為腦中風,雖搶救及時命保住了,但人癱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推移,人的身體也不可抗拒地走向衰老,老年人各個器官也在漸漸老化,身體明顯不如年輕時健壯,對此,老年朋友要特別注意生活細節和生活方式。
生命與健康都是一條單行線, “奔流到海不複回”,要多加珍愛。
世界衛生組織在1953年就提出“健康是金”的主題口號,希望人們要像對待金子一樣珍愛生命。天下兒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像對待金子一樣珍愛自己的健康。
細想起來,健康比金子還珍貴,因為健康很難再生或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再先進的醫學科技都無法使受損的機體恢複到原來的狀態,就像一張白紙,揉過之後再也不可能恢複到原先的平整一樣。老年朋友們,健康雖是您自己的,但兒女願跟你們一起嗬護您的健康。
要健康就要自我保健
我國雖有贍養老人的美德,但隨著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和“四二一”家庭結構的形成(即四位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子女贍養長輩的能力也將逐漸減弱,在未來的20~30年內表現會尤為突出。故隻有提高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心身健康素質,才能減輕每個家庭的負擔,做兒女的不會為父母的健康憂心,更輕鬆、更快樂地工作生活。由於目前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經濟文化發展差距較大,大量的老年人口分布在鄉村,經濟十分困難,可供利用的衛生資源也極為有限,難以承擔巨額醫療保健費用。因此,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強調預防為主,重視自我保健,這是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因為自我保健無須過多的設施和投入,可節省國家對專門醫療機構的投資,並可減少人們使用專門醫療機構所耗費的高額經費支出,既減輕了農村和經濟落後地區老齡人口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減輕了國家和社會的負擔。
這裏提醒中老年朋友,要維持健康不能單純依靠醫生或者是依靠藥物,健康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要做到未病先防,有病自救自調,樹立良好的心態,達到自我保健目的。
父母的健康,兒女的心願
父母為了生計,為了兒孫後代,辛辛苦苦一輩子,退休後閑居在家,照理來說應該是享受清閑與舒適之時,然而,由於某些心理問題和心身疾病的存在,能真正享受到這種“清福”的老年人並不多。
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衰老,不管你的身份地位如何,無一人能得以幸免。既然如此,與其痛苦地逃避,還不如快樂地接受人會變老的事實。因此,老年人的幸福、快樂,最重要、最根本、最基礎的就是健康。在兒女們都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希望他們在生命中的黃金歲月裏,頤養天年,品味人生、享受人生、完美人生。老年,並不意味著生命快到盡頭,也不是體弱、衰老和病痛的專用名。擁有健康和快樂,這樣的老年生活是您向往的,也是您的兒女所期望的。
健康是自己的,快樂是大家的
有一位老人病了,住院每天花費3000多元錢,前前後後花了50多萬元,最後還是去世了。50萬對他來說倒是小事,但是14個人照顧他一個人,為什麼呢?他一進重症監護室,就有6個護士在左右護理著;他家裏人覺得6個護士照顧不放心,又雇了3個保姆,6加3,這就9個人了;兩個女兒輪流值班,11個;老伴天天到,12個;住院醫生管著他,13個;科主任查房,14個。14個人照顧一個人,半年花了50萬也沒能活下來。這位老人花去巨額醫療費是小事,讓人更難過的是由於他不懂關心自己的健康,拖累了自己的身體,還讓家人跟著受苦。自己生病兒女不得不守候在床,耽誤了工作不說,還要承擔心理的折磨,最後挽留不住老人的生命,心靈又遭重創,老伴更是難耐日後的孤單生活。這一連串的苦難就在於他不珍惜健康,如果他能珍惜自己的健康,這樣的遭遇就可避免,就可以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