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用童心去感受世界的精彩 (1)(3 / 3)

我們黨和政府曆來都認為老同誌是國家的寶貴財富,無論過去和現在都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我國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提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這是國家的老年政策。它在行政、法律、經濟、社區和個人等多個方麵促進改善老齡工作、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權益、發展老齡事業、提高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質量。既強調了社會對老年人的責任,也強調了老年人自己的努力方向。“老有所養”是生存的基礎,是社會對老年人的公平回報;“老有所醫”是給老年人健康的保證;“老有所為”是對老年人的希望,是老年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寄托;“老有所學”也是對老年人的鼓勵,隻有不斷學習,老年人才能保持與社會的同步;“老有所樂”是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會責任。老年人和社會共同來實現這五個“有”,就是老年人的最美好的晚年生活。

做“公司製度的備忘錄”沒什麼不好

退休老人有經驗、智慧和寬廣的知識麵,這些都是年輕人所不及的。在許多企業中,退休者被譽為“公司製度的備忘錄”。一個人退休後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沒有創造力。事實上,常常是年老工作者為新鮮觀點所吸引所鼓動。更為可貴的是,他們沒有年輕人的魯莽,也不易受誘惑。所以,如果合理使用退休人才,企業定會得到健康發展。

其實,退休人群並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屬於弱勢群體,他們隻是需要找好自己發展的方向。“老”不但不可怕,而且十分可“貴”。

在長壽時代,退休者的人力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的價值和重要性在升溫。有知識、有技能、有愛心的退休者就成了老齡化社會極為寶貴的社會財富!一個社會越是能及早認識到這一點,就越是能及早獲得老齡化的淨收益。讓年長的退休者,充分發揮餘熱,做好“公司製度的備忘錄”,既為公司為社會創造了財富,也豐富了其晚年生活,實現了人生價值,這樣一箭多雕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孝心叮嚀

老有所為,你要注意

老有所為者大有人在。離退休後的老人要想有所作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給自己一個正確的人生定位

樹立正確的老年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生活的目的和意義,要有一個奮鬥目標。要認識到隨著人的壽命延長,55~60歲離退休後離衰老死亡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如虛度光陰不免可惜。同時,離退休老年人在幾十年的工作經曆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較強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周圍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信。所以,應抓緊時間,發揮自己的餘熱,繼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2提高自信心,樹立雄心壯誌

老年人不要因為自己年老而自卑,要看到自身的優點和優勢,樹立雄心壯誌,充滿必勝的信心,把自己的才華及經驗貢獻給社會,腳踏實地地付諸行動,堅持下去,力爭在晚年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3挖掘潛能,發揮特長

許多離退休老年人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些人還有許多特長、興趣與愛好,老年人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事業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在愉悅的心情下作出自己的貢獻。

4活到老,學到老

由於當今社會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科技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加快,老年人雖然有著豐富的工作和生活經驗,但是如果離退休後間斷學習,必然會遇到知識老化,思想跟不上形勢發展的等諸多問題,因此,老年人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和社會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及知識,不斷地用新知識、新的科學技術武裝頭腦,使大腦處於活躍狀態,這樣不僅可以開發智力,表現為創造力,而且有利於延年益壽。

——愛您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