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是一片碧碧的草坪

記憶是一道美麗的小溪

我時常打開回想小屋的門扉

張望溪旁我走來的小路——過去

——《夢裏華年.記憶》

美麗的鬆花江水穿過黑龍江省的省會哈爾濱市---中國東北的工業明珠, 緩緩東流, 年複一年。

我就生長在黑龍江,生長在這座城市。

我出生於1957年。

當時的世界,以蘇聯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陣營相互對峙,是“冷戰”時期。

在朝鮮半島,激烈的戰爭硝煙剛散,中國人民誌願軍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他們的出發地——北緯38度線,迫使驕橫的美國人第一次在沒有取得戰爭勝利的情況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我的爸爸、媽媽、叔叔、舅舅都親身參加了這場戰爭,在我出生的時候,舅舅在朝鮮還沒撤回國。

在中國大陸,一方麵,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已經完成,中共的“八大”剛開完,新中國的基礎已經奠定,經濟建設的高潮即將開始;另一方麵,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麵紅旗”正在展開,“反右”鬥爭的序幕已經拉開,從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難的悲劇正在來臨。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發生了一起驚天動地的大事件,那就是蘇聯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衛星是直徑58厘米重83.6公斤的球體,沿著橢圓軌道每96分鍾環繞地球飛行一圈。衛星內一台無線電發報機不停地發出“滴—滴—滴”的信號。地球上人們圍著收音機傾聽著來自太空的聲音,仰望天空尋找著衛星的蹤跡。

一個月後的11月3日,蘇聯又發射了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重508公斤,比第一顆增加了5倍多。這顆錐形的衛星增設了一個圓柱型的密封生物艙,艙內帶了一隻名叫“萊卡依”的小狗。小狗身上連接著測量脈搏、呼吸、血壓的醫學儀器,通過無線電隨時把這些數據報告給地麵。艙內安裝了空氣再生和處理糞便的排泄裝置,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使小狗感到舒適。另外還有一套自供食裝置,一天三次定時點亮信號燈,通知萊依卡用餐。由於當時技術水平的限製,這顆衛星無法收回,試驗狗在衛星生物艙內生活了一個星期,完成全部實驗任務後,隻好讓它服毒自殺,成為宇航飛行中的第一個犧牲者。但這正是載人航天的實驗和前奏。

人類第一次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製造的產品和地球上的生物送到地球大氣層之外的太空,讓其圍繞地球旋轉成為地球的衛星。這一行動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從此人類進入了太空時代。

之所以提到這些國際國內的大事,是因為這些事件對於即將出生的我和我的家庭,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這些,也是“50後”這整整一代人出生時的時代背景。社會上曾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單道“50”後的命運:“出生就挨餓,上學就停課,畢業就下鄉,回城沒工作,結婚要晚婚,生孩就一個,分房被取消,生病要自費,未老先下崗……”。在同代人中,至少我的前半生還是幸運的。當然,作為同代人,我也不可避免地隨之沉浮,共享辛甘,更是這段曆史的經曆者和見證人。

衛星上天70天後,我出生了。

中國傳統的說法,天上一顆星,地下一個人。中國古代小說中經常有某人將逝,天上就降下一顆隕星的描寫。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我估計我那顆星可能就是人造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