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夢之誕生:一、來到世間(1 / 1)

第一章 夢之誕生

誕生在

帶著潔白乳汁芳香的

媽媽溫柔的懷裏

誕生在

輕輕晃動的搖籃

和著姥姥哼出的小曲

誕生在

爸爸不夜的桌前

聽著千古流傳的故事

誕生在

幼兒園的秋千蹺蹺板

螞蟻蛐蛐小草的天地

誕生在

陽光明媚幹淨整潔的教室

老師手中翩翩起舞的粉筆

誕生在

百花盛開的融融春光

鮮豔的紅領巾和星星火炬

——《夢裏華年. 兒時的夢》

一、 來到世間

我出生那天,開始還是很順利的。

媽媽後來的回憶這樣描寫道:

1957年12月14日下午大約4點多鍾,我在道裏康安路211醫院婦產科裏分娩了。這是我34歲所生的第一個男孩.當時生產順利,產程很短,真打破了高齡初產難產的傳統觀念.當我分娩以後正是醫院開晚飯時,馬上傳到了食堂,全院同誌聽了都為我高興.孩子又大又胖,8斤多重.

媽媽當年34歲,第一次生孩子,用婦產科的行話來講,是典型的“高齡初產”,產程這麼順利,母子平安,真是太不容易了!可是,最初的喜悅剛剛過去,危險卻悄悄降臨了:

沒想到由於產程過短,孩子又大,子宮頸上段有裂傷,醫生,助產士都沒發現,產後一直小股出血不止。那天是劉文芝醫生值班,助產士劉淑芬接產,她一夜沒有離開產房,我一夜也沒回病房,感到不時流出象水一樣的東西。我問助產士:“你看我怎麼這麼多羊水?”劉淑芬一看,是血!馬上報告劉醫生.醫生認為是子宮收縮不好,給我一個冰水袋,仍不止血,又給我塞進一卷大紗布,疼得我受不了,拿出來,仍然出血更多,一直流到血壓下降到50以下了。她有些怕了。我感到全身無力,眼都睜不開了。我說:“劉醫生,我感到子宮收縮良好,老繼續出血,可能裏麵還是有破的地方。”醫生又重新做了內診,這才發現子宮後穹隆處有一個大口子,這時已是次日早晨4點鍾了,整整出血12個小時。雖然不是破了大血管急性大出血,但這12個小時把我全身的血出了至少1500毫升以上。

次日開早會,徐兆夢院長聽了大發雷霆,說:“這個劉文芝小軍醫,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把流血到這種程度,不請示不報告,死了人你負得起責任嗎!”馬上組織輸血搶救,可是這時已貧血到不能輸血了。針刺進去,很快堵塞。全科同誌輪番上來給我紮針,都失敗了,針紮得我兩條胳膊全青紫了,也沒有輸進血,隻好就不輸血了。從此我極度貧血,不能吃東西,在病房住了一個月醫院,仍未很好恢複。

孩子很胖,而且生得很可愛,大眼睛,雙眼皮,高鼻子,小嘴巴,上嘴皮稍鼓起,下嘴唇蓋在下麵,這點特別象爸爸。

許多年之後讀媽媽的這段回憶,還能從字裏行間切身感受到當時緊張危險的氣氛和媽媽對出生兒子的喜悅慈愛之情。

幾天後,科裏的護士要幫著給我去上戶口,讓媽媽給我起個名字,媽媽看我皮膚有點黑,說:“就叫楊小黑吧!”護士笑著說:“李護士長,這個孩子多可愛,怎麼起這樣名字,好難聽啊。”“有個名字先把戶口上了,等他爸爸給他起好聽的吧。”“那也別叫什麼小黑呀。”“叫什麼,我一下子真想不出來了。”“這樣吧,他爸爸不是在綏化工作嗎,你在哈爾濱,幹脆,叫‘楊綏濱’,怎麼樣?”“好好,聽你的,就叫楊綏濱。”就這樣,我的第一個上戶口的名字是護士給起的。但我從來沒有用過這個名字。爸爸很快給我起了名字,衛衛,因為我出生前70天,蘇聯剛剛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作為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也舉國歡慶人類進入太空時代,歡慶社會主義陣營的偉大勝利。爸爸給我起的名字,就是取這個意思。

時過36年,在我36歲生日的時候,已經77歲高齡的爸爸給我寫了一張賀卡:“你是自幼就受我鍾愛的孩子,你無愧於我以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給你命名……”也許我此生注定與太空時代有點脫不開的聯係,在我出生後的第46年也就是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上天,中國的第一個太空人,與我同姓同名,隻是名字中間那個字同音不同字。

我出生時頭上的毛發非常稀疏,直到周歲之後才逐漸長滿。媽媽說這叫“奶禿”,說明將來我在中年之後也會禿頂。這一點倒是至今沒有被驗證。在我50歲之後,許多我的中學和大學同學都已經變成列寧了,我的頭發還頑強地占領著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