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夢之困惑:一、暴風雨之前的平靜(1 / 3)

第二章 夢之困惑

困惑在

大字報大喇叭鋪天蓋地

滿目創痍的學校和破爛桌椅

困惑在

到處挨打眼含淚水滿腹委屈

昔日的小夥伴都變成仇敵

困惑在

小哥倆到“牛棚”探望爸爸

高聲訓罵的都是過去親熱的叔叔阿姨

困惑在

買不到醬油火柴的“大好形勢”下

讀書有罪而造反有理

——《夢裏華年.兒時的夢》

一、暴風雨之前的平靜

1966年來到了。

生活暫時還是平靜的。

家裏有一台電子管收音機,南京產“熊貓”牌,是上個世紀60年代產品。長方形黑色的木質機殼,約有現在兩個小電飯鍋那麼大小,機箱正麵左半部有一個大大的正方形繃著特製布的喇叭窗,右半部上方是個長方深色玻璃窗,上麵畫著三行頻率刻度,玻璃窗下麵有三個旋鈕,左邊第一個是開關和調節聲音大小;中間的是調台的;右邊的是波段開關,有三個選擇,是“中波”和“短波1”“短波2”。擰動第一個旋鈕,隻聽“啪”地一聲,頻率刻度窗裏就亮起燈來,喇叭裏發出輕微的電流聲,約一分鍾後,才能聽到廣播的聲音。旋動第二個旋鈕,刻度窗裏有一個豎著的白色的像掛麵條粗細的小杆隨著左右移動,可以選擇要收聽的電台。當時最常聽的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省台和哈爾濱市台。

這台收音機是上世紀60年代初叔叔家還在南京時,叔叔送給爸爸的。一直擺放在爸爸書桌右上角,在這個位置整整擺放了20多年。1982年從高誼街搬家後,我又把它搬到漢陽街的新家,直到1994年爸爸逝世,這台收音機陪伴了爸爸大約35年。

爸爸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收音機,聽“新聞聯播節目”,我們每天的早飯,都是聽著新聞聯播節目吃的。晚上要聽“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節目”。這個節目結束後電台都要播送《國際歌》。

我從小每次到爸爸家,下午都要按時收聽兒童廣播“小喇叭”。至今我都記得:“小朋友,小喇叭開始廣播啦!達滴達——達滴達——達滴達——達——達”,“叮叮當,叮叮當,自行車也會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郵遞員,給孩子們送信我走得忙!”每次都有孫敬修爺爺給小朋友講故事。“小喇叭”節目播完後,又是少年節目“星星火炬”:“星星火炬,開始廣播!”。等全家都搬到爸爸家之後,我更是每天都按時收聽。“小喇叭”和“星星火炬”少兒廣播和《小朋友》《兒童時代》《少年文藝》《中國少年報》等兒童刊物,伴隨我走過了少兒時代。此外我還最愛讀《十萬個為什麼》,當時最喜歡讀的是天文部份。

寒假過後,我繼續讀小學二年級下學期,每天回家除了完成當天作業之外,還要自學三年級的語文和算術,作習題,第二天我要交雙份作業。學習很順利,等這個學期結束,我就可以越過三年級直接升入四年級了。

過去我隻在媽媽家才跟院子裏的小朋友玩,每次到爸爸家時間都很短,所以跟這裏院子裏的孩子都不認識,也沒一起玩過。現在因為院子裏的孩子徐黨生是我的同班同學,又非常要好。我們每天一起上學, 放學又一起回家。通過徐黨生,與院裏的小孩子們也開始逐漸熟悉起來了。

我還是膽子很小,都小學二年級了,看見雞還害怕。那時候街頭和院子裏都有人家養雞,我每次走路看見前邊有雞,就躲開走。有一次跟徐黨生一起放學回家,走到大樓門口時,前邊有兩隻雞旁若無人地在低頭覓食,我們快走到跟前了它們也沒讓路。我就有點心虛了,偷偷放慢腳步躲到了徐黨生身後。徐黨生正跟我說話,也沒注意我的動作,他突然發現兩隻雞擋住了去路,想都沒想就一腳踢出去,兩隻雞撲棱著膀子“咯咯”叫著跑開了。我看在眼裏,對徐黨生真是佩服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