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一、獨善其身(1 / 3)

十一、獨善其身

1973年3月1日,學校開學,我們升入了四年級。

這是我們中學時代的最後一個學年,一想到就要走入社會成為“大人”開始工作,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可是對於即將永遠告別的學生時代,也不無留戀,心裏有點糾結。

新學期也有新變化。自從文革初期的“停課鬧革命”恢複到“複課鬧革命”之後,在每天上課時老師一進門,學生班長就會喊:“全體起立!”學生們站起來,班長接著喊:“向偉大領袖毛主席敬禮!”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向教室正前黑板上方懸掛的毛主席像鞠躬,同時齊聲喊道:“毛主席萬歲!”禮畢,班長喊:“坐下!”然後全體就座,老師開始上課。每節課皆如此,如果是英語或俄語等外語課,就用相應的外語喊。我從小學四年級到初中兩年直到高中第一年,換了三個班級,一直喊了五年這樣的口令。可是,從這學期開學第一天,統一改了。改為老師進門走到講台,說:“上課”。同學們自動站起來,齊聲喊:“老師好!”老師回答:“同學們好!”剛開始真有點不習慣,包括老師在內。

這一年也是鄧小平同誌在文革後複出開始工作,在全國各條戰線全麵抓整頓的時期。學校也開始抓教學質量,從工農兵中招收的大學生也要進行入學考試,恢複高考的傳言不斷,一切似乎都要有新的變化,給人以希望和憧憬。

但是,班級的現狀卻非常使我煩心。

開學前兩天,是寒假期間的最後一次到校日,早上在教室門口,我們班的男生們就上演了一出鬧劇:女生們已經在座位上坐好了,可是有那麼幾個男生在教室門口一站,哪個男生往裏走他們就又推又搡地起哄,弄的誰也不敢進教室,都在門口“糊”著,這種局麵在我們班是常事。我也管不了,直管自己走進去坐好,任憑他們在門口鬧去吧。直到老師來了,大家才鬧哄哄地擁進教室。

如果某堂課的任課老師臨時請假沒有來(那時候這種情況比較多),學校要求學生在教室自習,可是我們班的男生必定一下子跑出去,或者在操場玩,或者幹脆跑到鬆花江邊去玩。

這種狀況從到四十中之後經常出現,一年了還這樣,真的好煩人。

開學還不到一個月,班級裏又出現了打群架。

開學初潘老師找我談了一次話,問我對班級工作有沒有信心,我直接就回答:“信心不大。”現在這個樣子,好人好事受諷刺挨罵,壞事卻總有人捧場,老師在學生中沒有威信,根本管不了學生,我能有什麼信心?

麵對班級這種亂糟糟的局麵,我采取的辦法是,自己管好自己,管不了也決不同流合汙。同時,有計劃地從各個方麵鍛煉充實自己,我決不能虛度自己的青春光陰!

當時對自己的要求,還是從小就受到的教育,要在德、智、體三個方麵全麵發展自己。

德育,積極要求進步,認真參加學校各項活動,積極參加紅衛兵活動,做好班長和紅衛兵分隊長,每學期爭當“三好學生”,爭取早日加入共青團組織。

智育,學好每一門功課,在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都要考出好成績。此外,我給自己製定了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天嚴格執行。

當時學校是二部製輪換,上午班時,每天上午四節課,下午班時,每天下午四節課。針對學校的時間安排,我又給自己單獨製定了一個自學的課程表。根據當時學校教學課程的不足,我找到一些文革前的初中和高中課本以及父親在部隊時的“幹部必讀”教學課本,認真自學。

除了文化課而外,我自學了口琴、笛子、東風管(一種類似黑管的簡易竹製樂器)、京胡等,學會了識簡譜。還業餘愛好無線電,裝置晶體管收音機。

體育,我由於從小就不愛運動,所以體育方麵樣樣不行。在通江校跟著同學們學踢球學遊泳學打乒乓也都沒什麼進展。進入高中時代,我迫切地感覺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又受四十中體育氛圍的影響,開始加強體育鍛煉。我買了許多體育方麵的書,如《怎樣學遊泳》、《怎樣練長跑》、《怎樣練啞鈴》等,認真研讀,照樣練習。還買了一本厚厚的《青少年體育運動》,書中介紹了各種田徑運動的鍛煉方法,我在其中學習了乒乓球、足球、中長跑、鐵餅、鉛球、武術等的鍛煉方法,在家裏自己練習,早上去鬆花江邊鍛煉,因為沒有老師,全憑自己悟,也不可能都學明白,但是這樣每天鍛煉,身體確實很快結實強壯起來。這些鍛煉項目逐漸集中到啞鈴、長跑和遊泳三項,取得成效最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