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偉通過一段時間學習和實踐以後,頗有心得,不僅體重降了20多斤,而且感覺精氣神都有所提升。周圍的朋友看到他的變化以後,紛紛討教,令他頗有成就感。因此,迫不及待地想與他人分享,並且指導周圍的人按照這套養生的方法去做,但沒想到遇到了一些困難,他感到困惑,為什麼別人不聽自己的呢?他找到了福哥。
福哥告訴阿偉,要想獲得健康,是要付出時間和金錢的,換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不關心健康,健康一定遠離你。
在這裏,福哥提出了:“改變觀念,打通經絡,營養均衡,起居有度,適當運動,愉快心情”的24字方針,並詳細做了闡述。
正當筆者準備發此文時,驚悉相聲大師侯耀文先生因心髒病突發於2007年6月23日去逝,終年59歲。健康問題再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很多人認為,那些名人離自己很遙遠,開始震驚了一下,第二天睡醒覺就忘記了,該怎麼生活,還怎麼生活。而終有一天,自己也麵臨生死關頭的時候,再想下決心改變,已經沒有機會了。
一、改變觀念——救火與放火
阿偉:福哥,你說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我把自己的健康心得與別人分享的時候,他們很多人都表示懷疑,從他們的眼神都能看出來不對勁。
福哥:這很正常,因為你是一名記者,是搞IT的,你不是醫生,因此,從人們傳統的眼光裏,當然不可能相信你說的話了。如果你是一名醫生,情況就不一樣了,別人會認為你很專業,你這種半路出家的人,要讓人相信,肯定不容易。
阿偉:可我確實通過您教給我的方法改善了健康狀況啊,不僅體重降了下來,而且精氣神也不錯,很多人也誇我氣色好,可他們就是不相信,尤其是我那大哥阿強。
福哥:你遇到的情況我也遇到過,這很正常。因為很多病,尤其是慢性病,多數是錯誤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既然是生活方式錯了,那麼要想治好病,就要改變生活方式,說實在的,要想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不容易,因為人的生活方式是長期形成的,就像一個人的習慣,要改變,非一日之功啊。就好比你違反了交通法規,就很可能要出交通事故,就要被罰款,但是有很多人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不是吸取教訓,而是想辦法找人托關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果呢,這次的問題可能解決了,以後呢,保不齊他還會出更大的事故,甚至命喪黃泉。
阿偉:是的,您說的這種情況很普遍,我周圍的朋友很多都是這樣做。不過這和咱們討論健康有多大關係呢?
福哥:當然有關係,這裏麵有一個觀念轉變的問題。就拿你哥阿強來說吧,在他的印象裏,你的職業是記者,論起玩電腦,寫稿子,你是行家;可論起求醫問藥來,你就屬於外行了。如今,你教他應該如何養生,對他來講就很困難。先不說你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衝你的角色定位,他都需要有一個很大的轉變,越是家裏人,越是最親近的人,讓他們改變觀念越難。因為彼此之間太熟悉了。
阿偉:您這一說,我就明白了。可為什麼養生,需要觀念改變呢。
你現在讓人改變觀念,讓別人懂得如何養生,讓他們多看書,很多人總是推說沒有時間,他們總希望有一種靈丹妙藥,一吃就靈,一吃就解決他們的健康問題,他還可以繼續以往的生活方式。
福哥:對,這種人很多,很普遍,這就是為什麼慢性病也很普遍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阿偉:那這些得病的人,想要治好病,為什麼要先改變觀念呢,這點難道很重要嗎?
福哥:對,相當重要。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生活方式的疾病,是因為錯誤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就好比你經常不斷地給你的身體製造麻煩,經常的在放火。而醫生在給你治病的時候,是在不停地給你救火,你一邊放火,醫生一邊救火,你說這火救的過來嗎?
阿偉:肯定是救不過來。
福哥:沒錯,你想一下,醫生讓你少吃垃圾食品,可你不聽,偏要經常吃;醫生讓你早睡早起,可你還在拚命熬夜;醫生讓你多運動,可你天天玩電腦,睡懶覺;醫生讓你不吸煙,少喝酒,可你照樣大吃大喝……你想想,如果你觀念不改,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天天放火,成了災了,讓醫生來救火,肯定是不可能救的過來的。
阿偉:可在我固有思想裏,得了病找醫生,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福哥:沒錯,如果你得了病,當然應該找醫生,但是如果我們注意養生,防患於未然,做到少得病,甚至不得病,那樣不就可以少找,甚至不找醫生了嗎?如果你隻把健康寄托在醫生身上,那結果往往是可悲的。你看曆代的皇帝,除了乾隆活到了89歲以外,大多數的皇帝都是短壽的。按理說,他們的醫療保健肯定是一流的,他們的營養肯定也好於普通的百姓,但為什麼大多短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