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愉快心情

阿偉最近有點煩,主要是因為在單位裏和同事鬧了點矛盾。原來他是報社的副主編,幹了好幾年了,最近他的上司調任了,他心想總該輪到自己了,可沒想到,社裏又從外麵空降了一個和他歲數差不多的人當正職,他有點想不通,心裏非常的鬱悶,找到福哥解決心理問題。

阿偉:福哥,你說我們單位的領導不知怎的,好不容易我現在有機會升職了,可又從外麵空降一個人當我的領導,你說我在報社辛苦這麼多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就衝這份忠誠勁,難道領導也看不見嗎?

福哥:哈哈,這種事太平常,太普通了。

阿偉:喲,福哥,真有你的,你也不替我鳴鳴冤?

福哥:鳴什麼冤?我這麼和你說吧,這種事,一個人一輩子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如果你總是耿耿於懷,豈不會氣死?時間長了,準得病。在中醫裏,這叫情誌鬱結。

阿偉:TMD,我真想罵人。

福哥:罵就罵吧,等你真的出了氣,也許就好了,就怕把這股子氣悶在心裏。有些人表麵看脾氣特好,像個老好人一樣,遇到事,不急不惱,其實這氣沒有得到釋放,全憋在心裏,更壞。

阿偉:我也聽說這種情況不好,說如果人在生氣的時候,把唾液打在小白鼠身上,一會兒小白鼠就Over了。

福哥:對,是有這樣的研究。人在生氣的時候,會發脾氣,會罵人,實際上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它是幫助人把毒氣排解到體外。

你發現沒有,有的時候,你遇到痛苦的事,特別想找人傾訴,道理也是一樣的,就是排解內心的壓力。實際上,聽你傾訴的人,也許並不能解決你的實際問題,但是當你把痛苦說出來了,你心情自然就會好得多了,因為你的壓力得到了釋放。

阿偉:是啊。聽你這麼一說,我也明白了一些,好像確實是這個理。

福哥:可有些人不這樣,尤其是那些當頭的人,基本上沒有朋友可以傾訴,家裏人更別提了,指不上,而周圍的同事也不大可能是傾訴對象,怕別人不能理解和笑話。因為在大家的眼裏,當領導的就應該堅強,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這樣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去排解,就容易生悶氣,找個小酒館,自己喝悶酒,這樣最壞事。這叫借酒澆愁愁更愁。

阿偉:是啊,我今天不就是找您來傾訴嘛?

福哥:這就對了,按中醫的理論,你這也是一種排毒方式。你聽說過在國外有一種發泄室嗎?

阿偉:是那種屋裏有發泄對象模擬人的那種嗎?

福哥:對。很多人,進了發泄室後,就是一通亂拳猛打,一邊打一邊罵,過了一會兒就好了。這就是在排毒。

阿偉:可你知道,現在大家都很忙,誰有時間聽我這白話呢?

福哥:對,為什麼現在網上聊天那麼火爆,就是這個道理。甚至有很多人在從事陪聊的工作,也是這個道理。因為人是社會動物,他需要彼此之間的溝通。也就是說,人不僅有物質需求,同樣也有精神需求。

阿偉:可為什麼越有知識的人越不容易排解內心的壓力呢?

福哥:你是不是說,有的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生跳樓自殺的事?

阿偉:是啊。

福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這些所謂的精英,自身和周圍環境對他的要求很高,而當他們自身的能力無法達到目標的時候,最容易出現內心壓力不能排解的情況。而正是這些精英們,能與他們溝通和聊得來的人並不多,你想想啊,大學生少,還是農民少,肯定是大學生少,當然博士就更少了,因此他們是一群最不容易排解壓力的人群。其實不隻是大學生啊,還有很多的白領,更是如此。不過對於在校的學生來說,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相對更差一些罷了,這些人大多是在岸上,還沒有下到水裏。而那些已經工作的人,很多是已經感受了風雨和大浪的人了,適應力自然會強一些。

阿偉:對。

福哥:剛才說了,在社會上混的人,有一定適應風浪的能力,因此選擇自殺的並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像張國榮就是得了抑鬱症自殺的。但多數名人過早離世,都因積勞成疾而早死,像前幾天侯耀文就是這種情況。

阿偉:那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有錢也換不來健康嗎?

福哥:名人早逝大都不是因為缺錢。有兩樣東西用錢是買不到的,一是人的尊嚴,第二就是健康!

阿偉:為什麼說健康是用錢買不到的呢?有錢不是能使鬼推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