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偉自從接受了福哥的指導,開始做起減肥的功課,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他一定要把肥胖這個問題弄明白,於是找到福哥,兩人開始了探討。

一、引起肥胖的原因

阿偉:福哥,你看我最近是不是瘦了不少?

福哥:是瘦了不少。怎麼樣,按我的方法調養身體,收獲不小吧?

阿偉:是啊,還要感謝您呢。可我就是不太明白,這人的肥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福哥:怎麼,想深入研究啊?

阿偉:是啊。如果不研究透了,我怎麼幫別人調理啊。別看您這些招在我身上使著挺管用,但就不知能否放之四海而皆準啊。

福哥:放之四海不敢說,因為造成人體肥胖的原因很多,不過,我的觀點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說是現在肥胖的人多啊?還是30年前多啊?

阿偉:喲,不瞞您說,30年前我剛出生,哪會有印象呢?不過,看這架式,應該是現在胖的人多,我看我父母年輕時的照片,人精神著呢,哪像現在這麼胖。這不,我也胖起來了。

福哥: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阿偉:當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吃得好了唄!

福哥:這隻是一方麵。實際上,是我們整個的生活方式改變了。

這種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麵,主要體現在下麵五點。

第一,是我們的飲食結構,從瓜果蔬菜米麵為主,變成了以肉蛋奶為主,熱量攝取過高;

第二,是我們的飲食方式,從幾乎完全是自己開夥做飯,變成了外出就餐與開夥並重,甚至我們有的人,一天三頓,天天在外吃;第三,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快餐食品、加工食品、方便食品這些垃圾食品的大量湧入;

第四,是我們的生活、工作、居住環境的改變,平房變樓房,居室、辦公室設施現代化,人的運動越來越少;

第五,精神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上述這五個方麵綜合因素的變化,帶來我們的整個生活方式的改變。前麵我們已經說過了,肥胖是生活方式的疾病,錯誤的生活方式,必然要受到懲罰,我們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阿偉:那您能不能詳細解釋一下,這五方麵對人身體的影響,尤其是在肥胖方麵。

福哥:好。咱們先來說說第一方麵,飲食結構的改變。我記得1985年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在政府機關管商業。當時領導給我安排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搞一個調查,什麼調查呢?就是“七難”的調查。這七難是,吃飯難、洗衣難、洗澡難、修車難、理發難、住店難、做衣難。

阿偉:這都哪和哪啊?

福哥:你不明白吧?當時中國的經濟是從計劃經濟,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轉變。由於商品經濟不發達,造成商品短缺,所以才會有“七難”情況的發生。很多經濟學家把那會兒的經濟學,稱之為“短缺經濟學”。那時,不像現在商品極大豐富了,隻要你有錢,想吃什麼吃什麼,想穿什麼穿什麼,尤其在吃的方麵變化更大。記得小時候我們吃飯都有定量,很多人家裏如果孩子多,都不夠吃的。所以,那個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處在一個低水平層次上的溫飽。不是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是能有什麼吃什麼,因此不可能發生熱量攝取過高的情況。

但是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持續發展,到如今,我們幾乎到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階段。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想到的第一個概念,就是要吃好。而在人們的頭腦中,肉蛋奶才是好東西,因為過去沒錢吃不上。即使有錢了,也買不到,還要憑證憑票購買,所以能吃上肉蛋奶,被認為是生活富裕的一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