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變化(四)
當聽到這一句的時候,劉氏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她愣了一會兒才道:“什麼?”
“陛下要動契丹動手了。”
“那、那還有呢?”
“陛下想要我統領三軍……”
劉氏倒吸了口氣:“你為主?”
柴榮點了點頭。
“趙匡胤?”
“他不去。”
“石守信呢?”
“他也不去?”
“趙進呢?”
“陛下沒有明確說,但看那樣子應該是要去的。”
聽到這話劉氏並沒有喪氣,反而露出了幾分喜氣。趙進雖是演武廳係的卻是文臣,他去了不會分柴榮的權,卻能表示劉燦對這場征戰的重視——從道理上來說她不可能不重視,可要是沒有一個演武廳體係的老人,那就令人尋味了。
“還有誰?”
“韓通。”
“咦?”
“他是做副將的。”
“陛下點了你做主將,而點了他做副將?”這一刻,劉氏並不是欣喜或者洋洋得意,更多的則是茫然。雖說現在關係不比早先了,但誰不知道柴韓兩家過去的淵源?柴榮做主將已經是讓人不敢想象了,副將,按說怎麼也要點個演武廳係統的老人或者馮氏那邊人做轄製,就算再沒有人,也不應該點韓通啊!
這事,到底是福,還是禍?
“還沒有定,但我看陛下是這個意思。”
“那、那……”
“你不要多想,陛下應該是沒有其他意思的。”
劉氏看著他,一副糾結狀,柴榮揮揮手:“你去忙吧,讓我自己想想吧。”
劉氏不敢打擾他,想了想道:“難得你這麼做回來,讓人準備個鍋子可好?”
柴榮一怔,然後慢慢的點了點頭,劉氏感到他的心情有變,也不好問什麼,就先走了。她離開後,柴榮長長的歎了口氣……鍋子,他第一次吃鍋子,還是同劉燦在一起吧。過去也是吃過類似於鍋子的東西,卻並不一樣。而那一次,是劉燦讓人找炭火煮了一鍋羊湯,下麵找炭火熏著,請他吃的,他還記得她當時是這麼說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個稀罕玩意兒,世兄不要嫌棄才好。”
他怎麼會嫌棄?那東西,是他沒有吃過的美味!明明也不複雜的,也沒有什麼花樣,可就是好吃。這些年,他都喜歡。
想到這裏,他把後背放在後麵的靠墊上,半垂下眼。他知道劉氏擔心什麼,但他卻沒有這份擔心——這些年來,劉燦要想怎麼樣他,早就動手了,又怎麼會等到現在?
她是真的,點他為將,去打契丹的!
隻是這真的,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北漢已滅,江南已平,川蜀也收複了,契丹,將是大宋對外最大的一場軍事行動,為此必定要耗費無數的錢糧人馬,而他的父親,早先必定是稱過帝的。
劉燦還讓他呆在軍中,已是大度,再點他為將……柴榮有些不敢相信。
“難道這就是我和她之間的差距嗎?”他這麼想著,不知道怎麼的就有些酸澀。他早先會放棄劉燦,是父母之命不錯,可說到底,還是覺得劉燦不是他想要的那種妻子,就算過後有後悔有惘然,也覺得這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此時再想,那個時候他真正的想法,是害怕吧……
害怕自己比不過劉燦;
害怕自己被壓下去;
害怕被嫌棄……
是的,嫌棄。
他其實知道劉燦不是這樣的人,哪怕他一無是處呢,劉燦若與他成親必不會再有別的想法。但是看著自己的妻子統帥全局指揮若定,不管什麼情況都能給出最佳判斷,最好選擇,而自己卻隻能做壁上觀,或者隻能在旁邊跟隨……那是他絕對不願意的!
這些年對方一步步向前,最終成就千古未有之輝煌,前朝雖有武帝,卻隻是朝堂廟宇之爭,而劉燦,卻是一步步真正打下來的千古基業,這份功績,自始皇以來,也是有數的。而比起曆朝曆代的皇帝,劉燦更具有開闊精神。
她是第一個,把視線投入海洋的帝王;
她是第一個,嚴格收取商業稅收的帝王;
她也是第一個,割去海外營養,而滋養中華大地的帝王。
這些年,宋朝用兵不斷,民生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其原因,就在於朝廷的大半賦稅不再來源於土地。朝廷再不用為了增加國庫而從民中手裏收割。而因為超強的福利,完全的保障,當兵也不再是一件令人畏懼的事情,事實上家中孩子多的父母,是很願意送孩子們去當兵的,特別是女兵。
過去當兵和女人無關,可劉燦開了這個頭,下麵也不能不收女兵。於是那些家貧的,就把女孩紛紛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