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生活的地方是原生林也就是“緣森”,在日本的繩文時代到處都被森林所覆蓋,由於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人們對森林產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對森林產生了無比的敬意,森林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人們對森林有一種敬畏感。而這個故事裏麵的龍貓正是住在這個森林裏的天水宮,它的作用是保佑這裏的水利以及小孩的健康成長。還用比較樸實的光影,還原了當時的日本農村森林裏的情況。很明顯,整個影片對內容進行了重點刻畫。可以小到一草一木還可以對影片中的草木做一個分類;也可以大到整個鬆鄉地區的各種景觀,也對整個裏山地區和原生區的原景還原。影片很真實地將原來的場景不管是時間還是地點都進行了嚴密的重現,讓我們回想到那個已經過去的美好時代,藍天白雲、流水潺潺、高大的樹木、綠油油的小草,村落的孩子像小月和小梅一樣在盡情地玩耍,把天真幼小的身體置身在大自然的懷抱當中,讓精神在這樣美好的環境裏盡情徜徉。[4]而這個時候,大自然才是那些天真靈魂的母親,溫柔真誠的嗬護著每一個幼小的的心靈。這部電影的環境背景主要是草壁一家,還有森林和稻田這些都在自然和諧地相處。草壁家的背麵是原始的森林,而前麵是小河流水還有人工的稻田,他們一家被這種美好的意境包圍著,當然這也是作者內心深處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想象和思考。從劇情中我們知道,草壁一家是從大城市來到鄉下來休養的,也算是一個外來者。對於這種美景如畫的地方,他們一家不斷融入其中的過程也不斷地讓觀眾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居住環境,自然而然地對大自然的一種幻想。正如宮崎駿自己說的那樣,其他國家的動畫片,以自然為背景的電影都是以樹木、水源和天空作為一塊背景幕布。而我們的世界是被大自然所包含的,所以我們要謙虛地對待大自然誰讓我們正是出於這大自然之中。這種謙虛的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二、 日本的自然美學觀的傳統溯源
每個國家之間對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日本和中國同為兩個東方國家,對待大自然的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認為人類不應該淩駕於大自然之上,人生於自然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而他們的不同之處是,我國道家認為,一切都和“道”有關,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不管宇宙萬物有多大都離不開道,都是圍繞道來發展和生成的;日本的自然觀念更加重視眼前存在的事物,他們的觀點和道家的剛好相反,其認為自然生產了萬物,而這個生成過程就是一個道理。日本比較適合水稻的種植,人們很早就進入了稻作文化,認為為了感謝大自然的饋贈,他們信奉萬物有靈,大自然一草一木都有神仙的住宿。所以在日本大自然把宗教相互連接在一起,這種態度也決定了人們對待大自然是一種謙虛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