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審時度勢,以國家統一為重,堅持不卷入使西南分裂割據的旋渦,積極讓明軍在水西境內安營紮寨,主動貢馬、獻糧、通道,支持明軍經貴州進伐雲南。再是憑借水西與西南彝族各部的宗族姻親關係,親自出訪烏撒、芒部等地,向諸土酋宣以大義,曉以利害,進行勸說開導,從而使割據勢力失去支持。
明軍順利進入雲南,一舉消滅元守軍,梁王自縊而死;再又揮師攻克大理,土酋段氏就擒,從此結束雲南割據勢力的統治,使明王朝實現了對西南邊陲的統一,奢香為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洪武十六年,明王朝派駐貴州的封疆大吏--都指揮使馬曄,執大漢族主義偏見,視奢香為“鬼方蠻女”,對其攝貴州宣慰使職政績卓著,忌恨不滿;好事貪功,企圖以打擊彝族各部頭領為突破口,一舉消滅貴州少數民族地方勢力,“代以流官”、“郡縣其地”,達到邀功朝廷,專橫貴州的目的。
因水西奢香力量最強,就把矛頭對準奢香。為此馬曄作了充分的武裝準備,等待機會。是時,有人汙蔑奢香,馬曄即借機將奢香抓到貴陽,用彝族最忌諱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壯士裸香衣而笞其背”。以為如此激怒奢香,擴大事態、就可趁機出兵,大動幹戈。奢香無辜受到辱撻,極為忿怒,折斷所佩革帶,發誓朱元璋下定決心召回馬曄,定以“開邊釁,擅辱命婦”之罪,將其下獄。
奢香入獄之後,其部下一些將領也受到了迫害,不得不逃到山區躲避,阿金部落,六十屬於其中的一個將領延續的後代。後來奢香夫人得到平反,不過阿金部落的那個老祖因為沒能救出她而感覺羞愧,沒有再出山複職。
說起奢香夫人的時候,撒麻頗為自豪,說她是彝家人的驕傲,真正的民族英雄。
邊交談著,我們很快就到了撒麻所說的小鎮。
撒麻需要購置一些物品回去,這時候我才知道並非隻有他一人出來,同族的還有四個人,讓我驚訝的是,其中還有一個看起來比阿朵還大一些的小女孩,長得倒也可愛,不過皮膚比較黑,這是這一代彝族人的特點,無論男女都比較黑,按照他們的說法,黑是代表健康。
因為身邊帶了個阿朵的緣故,我對這麼大的小女孩都比較喜歡,因此友善地衝她笑了笑,不過她很是怕生的樣子,隻是好奇地瞅著我們三人。
其餘的三個人,有一個年齡比較大,其中兩個比較年輕,另一個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帶著那個小姑娘,給我的感覺,竟然有些看不透他,眼眸中很是深邃,當他看了我一眼時,我頓時有種被看穿的錯覺!
對我們到來,幾人都有些好奇,用彝族交談著什麼,似乎是發生了爭執,那老者一直搖頭,撒麻臉色有些難看。
不過,憑借敏銳的聽覺,我還是聽懂了他們爭執的內容,老者堅決不願意讓我們去阿金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