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手足是兄弟(2 / 2)

端木蕊聽童牛兒在那裏順嘴胡謅一氣,被逗得笑出。也恭敬拜了三拜,道:“蒼天在上,今日端木蕊與童牛兒結義金蘭之好。從今以後有福同享,有難——”

她話未說完,後腦已挨了一掌,聽童牛兒叱道:“和我做兄弟怎會有難?胡說八道。”

端木蕊急道:“人家結拜時都是這樣言語。”

童牛兒道:“那是他們眼瞎,非要找個有難的人做兄弟。是好漢有難便自己當,連累兄弟做什麼?”

端木蕊聽他言之錚錚,甚覺感動,改口道:“隻願生時共苦,死時同穴。”這兩句童牛兒聽來還覺滿意,點頭微笑。

二人起身報過生辰年紀,童牛兒二十有二,比隻十七歲的端木蕊年長五歲。端木蕊倒身向童牛兒拜了三拜,口稱大哥。

童牛兒自小獨宿獨眠,孤苦無依,每每想起,心中好不淒涼。最羨慕人家三哥四弟,親友成群。今日終得人喚他大哥,歡喜得將雙眼眯到欲無,一疊聲地應。拉端木蕊起來,重又上下打量一番。

端木蕊五官本也清秀,一雙眸子明亮淨澈,雖不比銀若雪那般豔麗照人,卻別有韻致。尤其身材絕佳,骨架雖然細瘦,卻高挑端正,舉手投足皆透出一股活潑潑的靈動之氣,堪稱人中龍鳳。

童牛兒愈看愈覺得喜歡,連她膚色中那一抹微黑也覺得可親。

端木蕊自然看得出他眼中滿含的疼惜之情,知道童牛兒是用一顆真心待自己,也覺高興,拉起他手欲行。

童牛兒卻將她手打落,道:“拉拉扯扯,娘們行徑。兄弟該是這樣。”伸臂摟過端木蕊的肩頭,向前便走。

端木蕊初時甚覺別扭,但不忍掃童牛兒的興致,隻好與他相依。慢慢漸覺自然,索性將身子皆倒向童牛兒這邊,偎在他懷中,任他支撐著,如此既省力又溫馨,十分的好。童牛兒卻不煩,臉上笑意仍濃。

走了片刻,端木蕊想起一事,道:“大哥,我有句話問你,你休惱我。”童牛兒道:“盡管說,隻要不罵我爹娘祖宗,我便不惱你。”

端木蕊道:“若有日我和若雪嫂子皆臨危險,命懸一線,你救哪個?”

童牛兒想也不想,道:“自然救你。”

端木蕊聽他答得如此痛快,以為有詐,追問道:“為何?”

童牛兒道:“還不簡單?天下女人多得是,哪一個都能討來當老婆,死一個也無妨。兄弟卻不然,天下間隻你一個人可以做我的兄弟,若有長短,叫我去哪裏尋第二個出來?是以自然要救兄弟。”

端木蕊萬不曾想童牛兒將自己看得如此之重,見他麵色端莊,不似誆騙,深覺感動。伸臂摟在童牛兒腰下,喚了聲“大哥”,忍不住有淚交睫。

童牛兒轉頭見了笑道:“怎地哭了?”伸手來為她拭淚。

二人相偕而行,白馬在側跟隨。從後麵望過去,兩人身高相若,體型相仿,若忽略衣衫發式,倒真不易分辨出男女來。

臨近分手的岔路,端木蕊自懷中摸出一個細小的銅哨遞與童牛兒,道:“你若有事去劍閣尋我,定找不到路徑,便吹這個哨子。不論你在哪裏,我隻要聽到這哨音,就會前去尋。劍閣中的人也都識這哨子,若見它在你手裏,自然不會為難你。”

童牛兒接入手中,含在口裏一吹,聽那哨音極尖銳,如鐵裏拔絲,又冷又硬。道:“怎地如此難聽?”

端木蕊道:“可這聲音傳的最遠,且久久不絕,山穀之中一聽便知。”童牛兒小心揣入懷中。

也有心送一樣信物給端木蕊,可上下摸遍,卻什麼也沒有,尷尬笑道:“今日不巧,且待來日——”

端木蕊笑道:“你隻要疼惜我便好,別的都是多餘。”童牛兒點頭道:“這個不須說。”

二人又相互叮囑一番,然後揮手作別。

童牛兒眼望策馬馳遠的細弱身影,想著那麼可愛可親的一個人兒竟忽然成了自己的兄弟,隻覺胸間有說不出的溫暖踏實,似乎在這世上終於找到依靠一般。高叫了兩聲後,心滿意足地笑著向翠屏峰梁濟寺方向行去。

回到寺中,卻不見師父悟明和尚在。童牛兒心裏奇怪,問起伺候他洗漱的覺慧。

覺慧道:“師父前日領人下山去了,說好這一半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