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聽說童牛兒為查訪自己下落,竟甘冒大險扮作僧人潛入翠屏峰梁濟寺中,一麵暗暗憂心,一麵深覺感動。夜半偷偷哭了幾次,默默祈禱蒼天護佑童牛兒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端木蕊自然追問她與童牛兒關係,林鳳凰初時隻以平常籍口遮掩;後來聞知她與童牛兒義結金蘭,以為已無需隱瞞,忍不住將以前種種講與端木蕊知曉。
端木蕊聽罷義兄竟曾做下如此大仁大義之事,深受感動,才知童牛兒不是凡俗之人。想著他如今是自己的結義大哥,也覺驕傲。
林鳳凰本是少女心性,將端木蕊引為閨中密友,心中喜歡著誰,便忍不住想講與她知,叫她分享自己的幸福。
端木蕊聽罷驚道:“可大哥他和銀姑娘已經——已經——”
林鳳凰噘嘴道:“我不管,我就是喜歡他。這一世除了他,我再不會嫁第二個人,否則隻有一死。”
端木蕊聽過這一語,才知道林鳳凰外表雖然柔弱,內心卻剛烈,不禁搖頭苦笑。
劍閣四俠自端木蕊口中聽聞這些,也都吃驚。沒想到林鳳凰年紀雖輕,經曆的苦難卻多。同時也均對童牛兒心懷臆想,不知這個外表放浪形骸,內裏卻有仁義之心的青年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兒,是以不住上下打量他。
童牛兒身體尚虛,麵無血色,精神懨懨不振。林鳳凰見他與眾人見過禮後因耗力甚多,微有些晃,忙搶上伸臂抱了他的胳膊,將他的肩頭倚在自己的懷中。
如此一來,她的嘴兒已幾乎貼在童牛兒的頰側,顯得不勝親昵。劍閣四俠和端木蕊雖早知她所懷春心,但此時見了仍暗暗吃驚。
其實人在少年時本是如此,一旦戀上某個人兒,任什麼德從之念,貞守之操,書禮之教便都不管用了。眼中見的,耳中聽的,心中想的隻這個人而已。
但童牛兒在心裏對林鳳凰一直深懷敬畏,以為她便如自己所稱,是天上的仙女下界,早晚哪一日老天爺還要收回去。是以心中雖然愛戀,卻從不敢有絲毫褻瀆念頭和非份之想,總是盡誠盡禮相敬。
今見林鳳凰如此親待自己,倒覺得不自在,忙輕閃一旁,把林鳳凰推在前麵。劍閣四俠見了倒覺意外,不明白二人之間究竟是怎樣關係,都懷有什麼心思。
童牛兒初見劍閣四俠,暗吃一驚。
四人各稟異相,都是出眾人物。尤其大當家翁九和,坐在那裏巍如山嶽,氣勢之盛任誰見了怕都要自矮三分。
童牛兒聽林鳳凰引見後在心裏笑一聲,暗想:這爺兒倆一個似仙子下界,美到極致;一個如閻羅再生,惡到駭人,站在一起倒搭調得緊。
劍閣四俠看著童牛兒也覺得有趣。這青年五官生得雖然清秀,但神情間那股嘲諷不屑的浪子之氣卻叫人瞧著別扭。似乎任什麼自他眼中看來都不打緊,任哪一個在他麵前都是平常,任天大的事對他都沒什麼所謂。
他們卻不知童牛兒從小自大是踏冰步雪活過來的,久在寒冷中忍捱,自然養成一副咬牙硬抗到死也不肯放口的無賴相。
其實他心中有多苦,隻有自己明白。但表麵上又最怕別人知,是以努力裝得滿不在乎,久而久之,養成這副招牌表情。
林鳳凰扶童牛兒在椅上落座,雙手輕按在他肩頭不肯稍離,目光溫柔地看著他。端木蕊在側見了她的癡迷模樣,忍不住掩口竊笑。
但劍閣四俠卻暗中吃驚,才知林鳳凰對童牛兒用情之深遠超眾人想象。
林鳳凰本是一孤弱少女,又落身難中,最受不得別人下心對她好。童牛兒偏肯拚卻一身數次舍命相救,這番海般深情,叫林鳳凰如何能輕放得下?早顧不得二人之間的各種差異,暗把一顆芳心竊許,卻不曾細想過將來如何。
也是她覺得自己前途多桀,命運動蕩,後日難料,是以早不願顧及其它,隻活在目下這一時三刻之內。
童牛兒先謝過四俠相救之恩,四俠各自謙讓;童牛兒又謝四俠解救林鳳凰之恩。翁九和擺手道:“童大人,不是老夫不承領你的謝意。如今鳳凰已是我的義女,他們三人的世侄,相救本是應該,不需你言謝。”
童牛兒回眸望過身側的林鳳凰一眼,笑道:“仙女姐姐得翁大俠垂憐厚愛,收為螟蛉,今後看誰還敢欺你?”眾人聽了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