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麵秀
作者:
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我國的中小企業再次陷入了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
現金流短缺,資金鏈斷裂,有些企業甚至悲觀地認為,這是繼2008年之後的第二次中小企業倒閉潮,甚至比上一次還嚴重。而現實的表象,也似乎在慢慢地向更壞的方向演變。
於是,許多人都直呼:在貨幣政策收緊的當下,財政要救救水深火熱的中小企業。
2008年的那一次救企,有四萬億的宏大舉措,更有財政千方百計的具體行動。而這一次,則顯得悄無聲息。
有人斷言:隻要貨幣政策鬆一下,中小企業就可轉危為安。
也有人稱,倒閉的中小企業,大都屬於傳統產業中“落後的生產力”,本來就該淘汰。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須直麵這新一次的救企。
本刊經過實地采訪發現,財政是無法一手將許多中小企業從泥潭中拔起的。我們做這個專題的意義,並不在於呼籲財政要像2008年的四萬億刺激經濟一樣,再次下一劑猛藥,而是現在的中小企業,已經急需一種改革。現在的新一次救企,也同樣需要一場改革。
一種思路上的,由內而外的改革。
企業腳下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而財政的責任,就是讓這些企業走上一條相對平坦的路。財政能做的,是在中小企業發現原有的路已經走不通的時候,為他們指引前程。
前方並非沒有陽光,有時隻是我們背對著太陽而已。
(本組文章未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