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的他救與自救(2 / 2)

1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該項資金用於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風險補償,以上一年度該市、縣(市、區)的小企業貸款月均餘額為基數,按小企業貸款比上年淨增額的0.5%予以補償,小型服務業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在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0.3個百分點,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2小企業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政策。該項資金以當年擔保機構的小企業貸款擔保總額為依據,按不超過1%的比例對擔保機構予以補償,單戶擔保機構最高補償金額不超過5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加大對現代服務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3扶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財政政策。為進一步支持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提高小額貸款公司防範風險能力,引導小額貸款公司合法經營和規範發展,浙江省財政積極對小額貸款公司實施財政扶持措施。一是對服務小企業貢獻突出、考評優秀的小額貸款公司所繳納的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營業稅,3年內可由同級財政予以全額補助。對納稅確有困難的小額貸款公司,地方政府對有權限的稅費,經批準後予以減免。二是由縣級政府參照省財政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對小額貸款公司按小企業貸款餘額的5‰左右的比例予以風險補償,省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給予縣級財政適當補助。三是將小額貸款公司參照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待,允許其執行《金融企業財務規則》等金融業財務管理製度。

4萬家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工程補助政策。浙江省從2009年開始,借助阿裏巴巴電子商務平台,推進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工程,支持中小企業借助電子商務平台開展網上產品展示和銷售,進一步開拓內外銷市場。

從他救到自救

雖然從字麵上看,財政完全有能力讓一個中小企業擺脫困境甚至起死回生。但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的各位同誌提醒中小企業主,財政和中小企業的關係,永遠不會是“救世主”關係。而是一種後台式的、有限度的、推動型的幫助。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副處長吳新芳表示,財政在企業的運行中始終是一個第三方的地位。

首先,財政的引導和扶持,並非是決定作用,而僅僅是“引導”和“建議”,各種實際操作層麵的東西還要企業自己決定。從政策上來看,財政的引導會有一定意義上的前瞻性,但遠遠不能作為企業生死的判斷標準。

其次,財政的引導和扶持具有暫時性。也就是說,財政在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有時可以“救命”,但活過來以後的企業還要自己想辦法“輸血”。指望財政行為去長期穩定的支持某一企業是不現實的。

再次,財政的引導和扶持具有延遲性。由於財政政策的特殊性,瞬息萬變的中小企業往往無法及時從財政這裏獲得自己急需的幫助。一位熟悉民間資本運作的山東老板稱,現在的民間借貸“利息都是按天算的”。而財政扶持資金的無償性也使得財政的行為極為謹慎,危機的突發性使得往往是財政的支持到了,危機已經過去,或者已經摧毀了中小企業。

因此,浙江省財政也支持中小企業通過自身的方式來抵抗危機。如成立行業集團,聯合互助組織,小額貸款公司等。他們也表示,財政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小企業。

雖然前景艱難,俞建人對中小企業的未來依舊相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