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86歲,9歲起就跟隨父親傅鍾文先生學習楊家太極功法、拳、劍、刀、槍、推手等。20歲的我在新中國誕生不久,就進入了上海體育幹部進修班深造,在練學拳的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一生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直至退休,曾任中學、體專、大學體育教師教練,將這套家傳的楊家太極拳從國內的校園開始,一直隨著我生活變遷帶到了亞洲、澳洲、美洲、南美洲及歐洲許多國家。單是在歐洲西班牙、葡萄牙就連續教授了16年。說真的,幾十年的國內國外教學曆曆在目,其中的艱辛也刻骨銘心,可喜的是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全世界如今對太極拳都熱衷和推崇,這是對我們這輩人最大的安慰。
中國對武術運動包括太極拳運動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毛主席提倡練習太極拳,鄧小平說太極拳好,越南的胡誌明主席也選擇練習太極拳強身。澳洲前總理霍克接見我和兒子傅清泉時,也讚成練太極拳,同時感謝我們父子為澳大利亞人的健康作出的貢獻。
家父傅鍾文先生對我的太極人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教過的學生數以萬計,當中有平民百姓也有社會名流,其中有書法家沈尹默,畫家豐子愷,原華北局書記李雪峰、淞滬警備區司令郭化若將軍和前上海市委常委周壁以及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等。他們跟隨家父練習太極拳後都感到對促進身體健康十分有效,太極拳成為了他們終生的伴侶。父親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從小的耳聞目睹、諄諄教誨都是我太極生涯的前車之鑒,也奠定了自己人生選擇弘揚太極的根基。晚年的父親看到了太極拳的前景與希望,特別支持與鼓勵我走出國門傳播太極,所以我現在旅居國外教授太極拳,很大程度上是家父的期待和遠見。
三十年前,太極拳在國內基本上是家喻戶曉,但是在國外還是萌芽狀態,所以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推廣,中國武術能夠在國外讓人刮目相看的當屬李小龍,所以很多外國人一開始也都想“過過手”看你有沒有功夫,那我也是當仁不讓……就連東南亞國家的人也要和你推推手試試勁。我在新加坡就曾經在國術總會教練委員會的一次活動中,遇到十幾個人排著隊來跟我推手的情況,當時的主席莫迪先生是印度人,看了之後非常佩服,特別把他珍藏的冠軍獎牌相贈,所以我沒有給祖國丟過臉、減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