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必須七個做到
人們的估計壽命和健康與下列7種基本生活習慣密切相關:(1)每日三餐定時進食,不吃零食。
(2)每日必吃早餐。
(3)每星期作2~3次適度運動。
(4)睡眠要充足。
(5)不吸煙。
(6)保持適度體重。
(7)不喝酒。
45歲的人,如能切實做到上述中的3條,就可能還有216年的估計壽命(即活到67歲);如果能做到其中6~7條,則可再有331年的估計壽命(即活到78歲)。
老年養生四戒
老年人應遵循生活規律來安排起居,不能隨心所欲任意變更,要做到“四戒”。
一戒久視
人到老年眼本已昏花。倘過於用目。則會傷血耗神,產生頭暈目眩等症。因此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對於看書報或電影電視以1~2小時為宜,不可過長,過長則有害無益。
二戒久臥
睡眠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人的一生大約有1/3左右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要適可而行,醒來隻要覺得精神充足既可,如果長時間臥床,則體瘦神昏,反而不利,另外不要俯臥,也不應飯後隨即上床,不能蒙頭睡,以免缺氧。
三戒久坐
老年人應多參加戶外活動,加強肌肉活動,注意鍛煉。
四戒久立
老年人氣血運行本已減弱不足,全靠動靜結合來調節平衡,維護和確保健康,所以要坐與走、立與臥輪流地交替進行。
老年長壽的十戒
一戒每餐飲食過飽以防止加重消化係統和心血管係統的負擔。
二戒葷食豐宴平日,多用清淡飲食,少參加豐餐大宴,是保健心髒和血管的重要環節。
三戒生、冷、硬和帶刺激性飲食保持消化器官機能健康。
四戒煙、酒過量煙、酒會導致各種疾病。
五戒感情驟變過於喜、怒、哀、樂是身體的禍害。
六戒體位突變過急轉頭或突然站起,會造成暈倒、摔傷。
七戒行路慌張老年人反應遲鈍,在緊張情況下,易發生事故。
八戒大便幹燥老年人易發生大便秘結不順,大便時過於用力,易造成疾病發作或猝死。
九戒過量勞累防止過勞,能減緩各器官衰老退化。
十戒經常大量服用各種藥品應盡量減少或避免藥物的毒作用。
老年期飲食原則及保健方法
人到老年,生理機能衰退,代謝變慢(合成代謝比分解代謝低),腺體分泌減少,各器官代謝功能下降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若一日僅吃兩三餐,會有明顯的饑飽感交替出現,這樣對老年人的體力、腦力活動會有不良的影響。同時,還要損害腸胃,甚至引起各種疾病。所以老年人每日除與一般人同食三餐外,還應在早、午之間,以及晚餐前2小時加餐。加餐的飲食力求清淡,以膳食平衡、葷素搭配為主。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宜清淡,注意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
其組成最好維持在脂肪占總熱量的25%,蛋白質占20%,碳水化合物占55%為宜。
蛋白質供應量應適當
宜多采用植物蛋白,注意提供優質蛋白,如豆漿、豆腐、芝麻、花生、香菇、牛奶、雞蛋、魚、蝦、瘦肉等。少食動物內髒、肥肉等。
對那些超重的老年人應減少熱量的攝取並輔以體育鍛煉
如太極拳、老年迪斯科、散步等,讓體重維持在標準範圍內。
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纖維素的食物
老人膳食中維生素A、B12、C易缺乏,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胡蘿卜、豆製品、奶製品、芝麻醬、海帶、紫菜等。
禁吃或少吃如下十類食品
油炸類;熏烤類;醃漬類;醬製品;冰鎮類;甜食類;動物內髒類;動物血類;方便食品(如方便麵、糕點、油茶麵等);過期食品。
老年人消愁五法
修養法
要加強自身思想修養,遇事把心放寬,眼光看得遠一些,要樂觀。
轉移法
有了憂愁,主動改變環境,到活潑、愉快的生活中去,和人們說笑,精神為之一振,煩悶即可稍除。
忘卻法
不要去回憶過去的痛苦,後悔過去的事情,因為這樣下去,就會更加悲傷,造成作繭自縛的被動局麵,隻有丟開過去的憂愁,麵對現實,就可以從憂愁、痛苦中擺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