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回道:“姓宋名迪。宋迪。往日行走江湖,皆聽天命,從未算過卦,敢問這算命都能怎麼算?”
“八字,奇門,六爻,六任,梅花心易,微紫鬥數,鐵板神算,小成圖,金口決,太乙神數……”王灶爹爹邊捋著半長胡子,邊緩緩道來。
“……”宋迪刹時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自己從來沒有算過命,這些玩意更是不曾聽過,隻好回道:“一切聽先生拿捏。”
王灶又踩到宋迪腳上,不假思索地說道:“爹,給他算太乙神數!”
宋迪不解,問道:“敢問老先生何為太乙神數?”
爹爹搖頭晃腦道來:“昔炎黃戰蚩尤,適逢大霧,臣相風後是以取太乙之法,造指南車克之。此戰過後,風後外閱龍圖,內演龜文,將畢生所學例目以為術數,傳至今,世稱太乙神數。灶兒,你不假思索便提及太乙神數,莫非你有難得的見解?”
“這個……孩兒隻是突發奇想,並無確切緣由。”王灶臉紅,心裏卻偷笑了一聲,“太乙神數最花錢,算一次需花一百文。爹爹算一次太乙神數,今天都能早些回家。”
“那好吧。灶兒,看來你有些想法,今日你來算!爹在一旁指點。”
王灶一聽,瞪大了雙眼,“可是灶兒隻會紙上談兵。還是爹爹來吧。”宋迪在一旁竊笑了一聲。
王灶爹一擺手道:“朽木不雕難以成玉,爹終有一日要傳你衣缽,你莫要再推辭。”
王灶歎了口氣,無奈走到算命台前,拿出紙筆,鋪整好,裝模作樣地拿出五枚宣和通寶,看了一眼喜笑顏開的宋迪,說道:“算太乙神數先掏一百文。”
宋迪不願被王灶束縛於此,隻想盡早脫身,毫無猶豫掏了錢。
隻聽王灶不急不慢地說道:“這太乙神數是異常高明的術數,可以斷知風雨,水旱,兵亂,饑荒。你可知?”
宋迪怕耽擱時間,頗有些著急,不想聽王灶廢話,忙回道:“不知,我也不想知,你可姓王名灶?王灶,你隻專注算命就好,莫再解釋,本公子尚有要務在身。”
“爽快。敢問生辰八字?”
“癸未之年、乙卯之月、甲子之日,己巳之時。”
“嗯……”王灶猛然將手中五枚宣和通寶拋向天宇,伴隨著一陣呼喊:“高上清靈美,悲歌朗太空!”
隻見五枚通寶從天而降,半數砸到宋迪頭上。
王灶不解地問道,“灶兒,你作甚?”
“爹,此法為孩兒自創。宋迪,不易耽擱,快將五枚通寶一一拾來。”
宋迪隻好照做,將掉落在地上的通寶撿起放到算命台上。
王灶將通寶按順序擺好,瞅了一眼,問道:“怎麼少一個?”
這時,一個戴著草帽的老道士走了過來,伸手將一枚宣和通寶拍在了算命台:“年輕人,你算你的命,為何用通寶砸我一個老道。”
王灶一抬眼,媽呀!一對兒空靈靈地眼洞對著自己,眼前一個鶴發老人笑眯眯地站在自己前麵,隻是……沒有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