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易患心血管疾病,原因是Ⅱ型糖尿病與冠心病、高血壓、肥胖症、高脂血症等疾患有許多相互關聯的遺傳易感基因。此外,Ⅱ型糖尿病容易誘發代謝紊亂,代謝紊亂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高血黏度、高血凝狀態、高胰島素血症、血管內皮功能失調、低度係統性炎症等,這些危險因素每一種都會獨立誘發心血管疾病。
7.肥胖者
肥胖者在體重增加的同時其膽固醇、血壓也會隨之升高,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並極有可能通過脂肪對心肌細胞產生直接毒性作用,從而加重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8.攝入食鹽較多者
因為鹽中含鈉量較大,鈉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成分。鹽的攝入量與血壓呈正比,即攝鹽量越多,血壓就越高;攝鹽量越少,血壓就較低。
9.攝入動物脂肪較多者
動物脂肪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係統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10.精神壓力過大者
據專家調查,持久的精神壓力是公認的心血管疾病病因之一。當一個人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很大,並且壓力存在時間越長,存在於血液中的鈉和水分就會越多,血液中的壓力就越高,導致血壓也就越高,所以在生活中腦力勞動大於體力勞動、工作中常有緊迫感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較大。
除此以外,老人、長期缺乏運動者、高血壓患者、年過35歲且仍口服避孕藥的女性,也都在心血管疾病高發人群之列。
改變A型性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處世方法和看待事物的客觀態度,這就是性格。
據研究發現,人們的性格因素與心髒疾病發作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心髒病學家經過臨床驗證表明,心髒病患者大多屬於頭腦敏銳、雄心勃勃的A型性格人群。A型性格的人之所以容易患心髒疾病,是由於此類人群一般成功欲較強,長期處在緊張的環境壓力下,體內的高級神經活動發生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腎上腺素等血管分泌的活性物質增加。導致心跳速度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增大耗氧量,導致心髒病。另外,血脂的含量升高,還會使血液中含有的各物質比例失衡,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而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此,A型性格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注意自我的性格調適,舒緩過度壓力,注重勞逸結合,工作之餘適當的參加文娛活動,以預防心髒疾病發作,促進身體健康。
能區分心絞痛和膽絞痛
心絞痛和膽絞痛這兩種疾病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而且其臨床表現也相差無幾,極容易將二者相互混淆。如果患者沒有正確區分這兩種疾病,不僅不利於患者及早治療與康複,很有可能耽誤出現生命危險。
心絞痛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缺血與缺氧,而引發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膽絞痛是因膽囊或膽管內結石移動,導致膽囊管或膽總管暫時性梗阻而引發的絞痛。
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麵對心絞痛與膽絞痛加以區分:
1.誘因
心絞痛多在飽餐、寒冷刺激、情緒激動、從事強度體力勞動後發作;膽絞痛則多在高脂餐後、休息時發作。
2.疼痛持續時間及其發作特點
心絞痛呈陣發性發作,持續時間一般在2~3分鍾,最多不會超過15分鍾;膽絞痛呈周期性發作,間隔時間為數分鍾至數小時不等,疼痛一般會持續10分鍾;有時甚至在1~2個小時。
3.疼痛部位
心絞痛發作時,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胸骨正中、偏下處內部,或是胸廓正中與左側乳頭之間,有時亦會放射到頸前部、喉結及左上肢;膽絞痛發作時,疼痛部位主要在右上腹的膽囊處。
4.心電圖檢查
心絞痛患者的心電圖會有較長一段時間處於非正常狀態;膽絞痛患者的心電圖在疼痛減輕或緩解後,即可恢複正常。
應當注意的是,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既患有冠心病又患有膽囊炎,無疑為心絞痛與膽絞痛的區分增加了一定難度。所以,提醒此類患者,若有上述病症發作,請勿妄加判斷,而應及時向醫務人員求助,以求最大限度地減少自身痛苦。
另外,要提醒患有膽石症或慢性膽囊炎的老年人的是,當病症急性發作時應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特別是出現精神舉止改變、胸悶、咳嗽、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等症狀時,請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能通過牙齒辨別心血管疾病
辨別心血管疾病的方法非常多,其中通過觀察牙齒也能辨別出是否患上心血管疾病。中醫認為,牙齒與麵色、舌苔及指甲一樣,可以幫助人們辨別疾病。
1.黑牙
一位醫學專家曾經說過:“牙有多黑,心血管就有多黑。”實際上,心血管和肺不同,臨床上曾看到因吸煙而變黑的肺,但血管無論受到怎樣的傷害,是永遠不會變黑的,這裏的“黑”實際上是指心血管受到的侵害。雖然許多血管病變並不會在第一時間表現出征兆,但牙齒卻能反映出心血管病變程度。因為吸煙越多,時間越長,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在體內沉積得越多,牙齒會變得越黑,心血管等器官受到的傷害也越大。
2.牙腐蝕
正常情況下,胃部分泌的消化液足夠分解食物之用。然而,一旦出現意外,比如有酸性物質逃出,就會破壞體內敏感性結構,引發心絞痛。同時,酸性物質還會繼續向口腔蔓延,分解牙釉質,使牙齒變得易於過敏而受到腐蝕。相關研究表明,患有酸質回流症狀的人,較之正常人群更易患牙腐蝕幾率高出3倍之多。如果回流症狀嚴重,導致牙齒重度磨損則極有可能會出現致命性的危險,由慢性心絞痛引發食道癌。
3.牙周炎
醫學研究表明,在發炎的牙周組織中,存在大量革蘭氏陰性杆菌和梭形螺旋體,而這兩種微生物可以產生毒素,並且隨牙周血管進入血液,在血管中形成小血栓。如果心髒的冠狀動脈有硬化或者狹窄,小血栓就會填塞血管,從而引起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
4.齲齒
齲齒患者的牙周內,常常孳生草綠色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一般藥物不易將其清除,這些病菌通過血液循環滯留於心髒血管和心瓣膜,引起炎症,極易誘發心內膜炎等心血管疾病。正是由於齒齦病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關專家強調:切莫小覷牙病之患,一旦患上齒齦病,請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求在第一時間消除病灶,解除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隱患,這對於維護機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是十分重要的。
觀望舌與苔了解心血管健康程度
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是非得運用高科技醫療設施,才可以檢查出心血管的健康程度。中醫學中有一種操作簡單、具有實用價值的診斷方法即觀望舌苔,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舌苔是舌麵上的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麵,在舌麵中部、根部稍厚。
中醫學認為,舌為心之苗,舌頭是心髒的外在表現,每天都左右端詳一下自己的舌頭,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狀況。舌血管,特別是舌毛細血管的解剖學分布具有特殊性。在微循環中,血液流變性的異常、血液黏稠度的改變也是影響舌質染色的因素。
舌苔的望診包括兩方麵內容:望苔色和望苔質。
1.舌苔色
一般來說,正常的舌苔色應是淡紅色的,沒有瘀點、瘀斑,並且沒有齒痕。如果舌質瘀暗或有瘀點、瘀斑,說明血脈運行不暢,就說明極有可能患冠心病等疾病,這時,應及時到醫院做比較科學的心血管檢查。原有心髒病的患者出現這些現象,往往說明心血管病情加重。
2.舌苔質
如果舌苔很少、發幹,甚至光亮無苔,則說明存在陰虛或陰虛火旺,往往會讓人晚上睡不著覺,煩躁不安;而如果舌苔厚,則說明胸中陽氣不足,痰濁、濕重,總是會讓人產生胸悶、胸痛的感覺。這些異常情況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心血管健康。
(二)忌
不重視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約300多萬人。另外,據一項關於我國人口死亡原因的調查分析資料顯示,近年中國死亡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占到40%,也就是說,平均每3個死亡人員中就有一個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
看了這些驚人的數據之後,我們就可以發現,心血管疾病已經給我們全人類帶來了沉重的後果及負擔。
既然心血管疾病如此可怕,要重視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就應當先了解心血管疾病可能造成的危害。
1.心血管疾病中的冠心病可以導致猝死
心血管疾病不僅包括心髒先天器質性疾病,還包括冠心病。冠心病主要是由心髒血管硬化,無法供應心肌足夠的血液和氧引發的。冠心病起病不易被患者察覺,一旦忽視,其危害是致命的,有的人心肌缺血時,毫無症狀,由於它發病迅速,雖然動脈硬化的過程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但僅在短短的幾分鍾內,就可發生心絞痛及心肌梗塞。很多人因缺乏認識,導致死亡。
2.心血管疾病中的血栓也可導致中風、猝死
血管壁硬化,尤其是動脈硬化到一定程度,血管壁上的沉積物加上黏稠的血液,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凝塊進入血循環。對於這一情況,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及時預防和解決,血液凝塊就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血栓如出現在大腦中、或腦動脈硬化破裂,可造成大腦局部缺血壞死,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中風。根據壞死腦區不同,輕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者死亡。血栓如發生在心髒之內,則造成心髒局部缺血壞死,發生心肌梗死,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