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食物相克:搭配不當會傷身(6)(1 / 2)

有人認為煮奶至沸後再持續5分鍾合適,此種說法不全麵。因為奶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微粒在60℃時能脫水轉變成凝膠狀態。奶中的磷酸鈣也不穩定,在此溫度下易於由酸性變為中性而沉澱。當加熱到100℃時,牛奶發生複雜的化學變化,不但色、香、味隨之降低,還可能產生其他物質,使營養價值降低。目前,大多數牛奶是經過科學滅菌封閉包裝的,可以直接飲用,如願喝熱奶時可采取隔熱加溫的方法,將鮮奶袋放進熱水中5分鍾即可,這樣可保留更多的營養素。

酒與相關食物相克

1.酒與牛奶不宜同食

奶味甘微寒,能補虛潤腸清熱解毒;白酒甘辛大熱,能散冷氣,通血脈,除風下氣。性味功能皆相佐,所以不能同食。

從現代營養學觀點分析,乙醇有抑製脂肪氧化分解和促進脂肪合成的作用。它可使脂肪在肝髒中蓄積,從而誘發脂肪肝的形成。而奶類多含脂肪。若與乙醇合飲,更促使脂肪向肝中流入量增加。另外,酒中除乙醇外,還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如甲醇、醛類、鉛(由蒸餾汙染)等,其中醛類是有毒物質,如甲醛是細胞原漿毒,能使蛋白質凝固。而奶類蛋白質含量很高,所以如果酒類和奶類合飲,不僅降低奶類的營養價值,而且有害健康。

2.酒與咖啡不宜同食

有些人喜歡喝完酒後,再喝幾杯咖啡。實際上,酒與咖啡同飲,是違背科學的。

因為酒精能毒害人體的一切細胞。一個人如果飲用75~80毫升的酒精,便會發生中毒,飲用250~500毫升的酒精就能致死。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適當的飲用,具有興奮、提神和健胃的作用,而飲用過量,同樣可引起中毒。如果酒精與咖啡同飲。猶如火上澆油,會加重對大腦的傷害,並能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極大地增加心血管負擔,造成的危害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會危及生命。

酒與咖啡不可同飲,即使酒後要喝咖啡,也要間隔2~3個小時。

3.酒與糖類不宜同食

糖類味皆甘,甘生酸,酸生火。飴糖、紅糖尤甚。酒類甘辛大熱,故酒與糖不宜相配,久則生熱動火,有損身體。

現代營養學認為,乙醇能影響糖的代謝。這是由於乙醇氧化形成過剩的還原輔酶工,從而使三羧酸循環受到抑製,導致血糖上升。吃糖時飲酒,影響糖的吸收,另外容易產生糖尿。

4.酒與辛辣食物不宜同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酒後食芥及辣物,緩人筋骨”。酒性本為大辛大熱,芥及辣物,又皆屬熱性,刺激性較強,二者同食,不亞於火上加油。生火動血,貽害無窮,平素體征陽盛陰虛的人更不宜同食。另外,凡是辛辣動火之物,都會刺激神經擴張血管,更助長酒精麻醉作用,使人疲憊痿軟。所以二者不可同食。

5.啤酒與醃熏食物不宜同食

醃熏食物中多含有機氨,有的在加工或烹調過程中產生了多環芳烴類,如笨並芘、氨甲基衍生物等,常飲啤酒的人,血鉛含量往往增高。鉛與上述物質結合,有致癌或誘發消化道疾病的可能。所以《中國食品報》告誡人們: “飲啤酒不宜同時吃醃熏食品”。

6.啤酒與汽水不宜同食

有人把汽水倒在啤酒杯裏,與啤酒混飲。這是不科學的。

啤酒是現代人喜歡的飲料,不論平時吃飯時,還是宴席桌上,都離不開啤酒。有人誇它是“液體麵包”,這說明啤酒有一定的營養。但是有些人喝啤酒,特別是在酒席上,常在啤酒中兌入汽水,這樣喝啤酒,很少有不醉的。

因為汽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啤酒中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啤酒中兌入汽水後,過量的二氧化碳會更加促進胃腸黏膜對酒精的吸收,如果飲酒過程中稍有醉意,再兌上一杯汽水,醉意會更濃,所以二者不能同飲。

溫馨提示:啤酒不可兌白酒喝

啤酒中含有人體需要的17種氨基酸和10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含量較多,並含有較多的礦物質。所以,常飲啤酒會有健胃、消食、清熱、利尿、強心、鎮靜的功效,因此,啤酒很受人們的青睞。

但有些人認為啤酒度數低,喝起來不過癮,所以就在啤酒中兌上白酒喝,這樣對人體是有害的。

啤酒是低酒精飲料,但是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如果與白酒混飲,可加重酒精在全身的滲透。這樣,對肝、腎、腸和胃等內髒器官產生強烈的刺激和危害,並影響消化酶的產生,使胃酸分泌少,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症,同時對心血管的危害也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