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絕食鬥爭(1 / 2)

永樂宮建於高台之上,殿閣高闊。既納光通透,又阻熱隔寒,四周的裝飾異常華麗,金色的鳳頭燈盞立在床榻的兩端,金色裝裹的桌椅台麵在陽光下泛著光芒,一切顯得如此富庶華麗之極,隻是這一切並沒有打動椅子上斜歪著那個女子的心境。

陸佳一身素衣,長發披散的斜躺在一旁的藤椅上,微合的眼眸裏有著前所未有的頹廢,來到這裏四天了,四天來,她最常做的事兒就是這麼躺著,不動不言仿若一尊雕像一般:

那天她找到作戰部,她們很生氣,他說祖國培養了你十年,不是讓你來爭勇鬥狠的,什麼事都有個度,首要的就是那個度,,走出來的時候,她經過那個大廳,她看見了她們的笑容,她跟自己說:我連的最親密的人都顧不了,還談什麼大義,,

所以,她去了父親那裏的辦公室,父親說:你做的很好,你是我的驕傲,我將很感謝你,因為你走之前來告示了我一聲,而且我不難過,這是你的光榮。

父親一直是個很嚴格的人,但是那次他沒有像別人那麼勸她:祖國培養了你十年,將你培養成最優秀的全能人員,,你還沒還得及完成祖國給予你的厚望,,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是她報答祖國母親最好的方式,正是因為她愛祖國,因為她愛她的連部,因為她愛她的戰友們,她才能將決定下的那樣堅決,,現在還敢說,她不後悔,,從不後悔,,

可是她現在還能做什麼?就這麼躺著直到死去的那一天,說真的她不願意,她是個理想至上的人,她是個將理想跟生命劃等號的人,所以,對於那些負重的訓練她從不曾有過怨言,因為那都是為理想鋪路而設的。。

隻是,現在一切再也無從談起,因為一切已然結束。。

所以,她不願再言語,不願在梳妝,她蓋起了所有的銅鏡,如果可以,她想收住所有的倒影,因為就算死,她也想躲在陸佳的夢裏,倒在陸佳的身份裏,而非這個和碩皇後,,這是她能守住的唯一底線。。也是自尊,,

一道輕微的聲音傳來,使她的眼睛驟然睜開,四天的滴水未進使她的臉色已然有了些許的斑白,唇上的都是薄薄的白皮,一道高大的身影堵住了門口的強光,陸佳微側頭,一臉平靜的看著門口,隻是再看清來人後,她不耐煩的閉起了眼,將頭斜歪在椅背上。。

不想看見來人,也為她了解了這個王朝所發生的事兒,整件事的經過。。

今年初,外史來朝,皇帝於崇德殿接見來使。並格外開恩,準其入皇宮大內而瞻,指福華宮德妃陪宴,一展天朝大國威儀。

德妃替後掌宴,此舉後宮俱驚。那時候的楚雲曦已然無視和碩家族及朝臣的非議,一心將和碩家族皇後和碩沁置之於門外,這一點任誰都看的出來,隻是,那時候,和碩家族一直投鼠忌器,也隻有啞忍。

接著,皇上八月初六秋圍之處,前往東郊皇家圍苑。而臨行前,他又扔了一個大火球出來。他不顧太後阻攔,於當月二十八宣詔天下。要廢中宮皇後和碩沁,降為安妃,遷居居安殿。

此舉無疑令朝野俱震。而朝臣皆知,皇上此舉是在投石問路。

皇上已經開始見惡和碩皇後,若保皇後,便有入和碩家族一黨之嫌。若讚同,一於祖製不合,二又怕和碩家族來日反撲,打擊報複。以至於議廢後之事時,朝中中立不語者不在少數,令此議壓而未決。

至當月二十,風雲突變。和碩家族首腦人物,官拜丞相的和碩丹青,於當月二十九夜裏突然暴斃家中。死因不明。此事讓其家族一下大亂,其長子和碩星輝正是虎騎營左將軍,接喪便急赴京師之時,在途中遇刺。

次子和碩星誠為央集令右丞。聞長兄死訊,萬分悲切之時,獨自前往事發地,結果在途中因為悲傷過度而亡,和碩家族一朝而亡,幾乎是措不及防之勢。

事發後,皇帝親自理喪。著中堂令並京都直屬衙門攜同料理,追封和碩丹青為清平王,其二子為郡王,以王爵之禮入殮大喪。

而同時,皇上並未因其喪繼續壓製廢後之事,緊接便再議廢後之事。太後喪父喪親兄大慟,但她是當朝太後,不能親自料理其父兄喪事,不能親自追查其父兄死因,不可不謂悲矣。她不但傷痛不已,更亂了陣腳,一病不起,病好後,終日恍惚,無心再管中宮之事,但是,她病重之時,協令群臣給皇帝開了一個條件,勒令皇帝必須遵從。便是不得有廢後之說,此事再次被壓製,皇上惱火之極。

來月初六,皇上如期前往東郊,招齊了其所有心腹,並借此機會一舉取締了和碩家族所有的官職榮譽,並且,宣布,和碩家族解散,這也是太後跟皇帝換後位的唯一條件。

皇帝如此雷厲風行,其實早有安排。就是一步步的鏟除異己。

先帝共有兄弟三個,先帝為長兄,二弟林孝王,三弟莊明王。

當時先帝無子,便從林孝王跟莊明王的兒子之中挑選雲曦為嫡子,加以栽培。先帝崩後,雲曦可以登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