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神秘又特別的拔罐療法(1)(2 / 3)

疾病發生主要是由於正氣不足、邪氣侵襲導致的。同時,某些疾病則是體內已有致病因素堆積,隻是尚未遇到可以促發的因素,或是體內已有疾病的病理改變,隻是還沒有外在的表現出來而已。對於這些疾病,可以通過拔罐進行預防。

這個原則主要體現在拔罐的選穴中。疼痛是很多內、外科疾病的常見症狀表現,同時,很多內科疾病也會在身體上的某些特定部位出現特別的病理反應。選穴時可以選擇疼痛局部或者是在體表的病理反應點,這不僅可以緩解或減輕患者的不適症狀,同時也可以輔助治療疾病本身。

疾病的發生是人體正氣虧虛的體現,通常人體正氣不足,所發生的疾病多以虛證和寒證為主。正確辨明這類疾病,在正確拔罐的基礎上加以溫灸,促進血液循環、正氣恢複,不僅有利於治療,還可以增強體質。

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是人體正氣和致病邪氣之間的鬥爭過程,而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一對綱領,反映了邪氣與正氣兩者的盛衰變化及力量對比。辨明虛實,可以了解哪一方麵占主導地位,從而決定在拔罐治療時是選擇補的手法還是瀉的手法。

拔罐能祛人體“六淫”

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氣”,本為正常的氣候狀況,是萬物生長的條件。然而,當氣候發生異常變化,六氣發生太過或是不及,就容易造成機體發病。此時的風、寒、暑、濕、燥、火便是六種外感性致病因素,即“六淫”。拔罐療法能夠有效的改善、祛除人體內的“六淫”,達到保健、治療的作用。

風邪主要以春季較多,在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可通過皮毛、肌腠侵入人體。所致疾病往往具有向頭麵、肌表發生的趨勢,同時具有遊走不定、傳變迅速等特點。

寒邪主要在氣溫較低的冬季或是氣溫驟降的時候侵襲人體,或因著涼、淋雨、進食寒涼食物等而導致體內寒邪聚集。

由於寒邪易傷陽氣,所以所致的疾病往往具有寒冷、疼痛、拘急痙攣等特點。

暑邪以夏季為主,往往由於夏日氣溫過高或工作環境悶熱等導致。其所致疾病往往具有發熱、麵紅、多汗出、耗傷體內津液等特點。暑邪經常夾雜濕邪。

濕邪以夏秋交替之季為主,此時為一年中濕氣最重的時候。長期氣候潮濕,或居住於潮濕環境中,或淋雨涉水等均可感受濕邪。其所致疾病具有重濁、粘膩、下肢症狀為重等的特點。

燥邪以秋季為主,此時空氣缺乏水分,易發燥病。其所致疾病有容易傷津、傷肺而致咽幹口渴、大便幹結等特點。

火邪往往是感受風、寒、暑、濕、燥等外邪入裏化火,或者人體內五髒六腑陰陽失調,陽氣亢盛所致。其所致疾病具有好發於身體上部、易傷津耗液、生風動血、發為局部瘡瘍癰腫等特點。

拔罐療法中的“禁忌”

雖然拔罐療法操作起來並不複雜,也比較實用,但是,在拔罐過程中如果不避開“禁忌”,也可能造成身體、心理上的傷害,因此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科學的拔罐,有一些注意事項是必須了解的,通常分為兩類。

(1)不要燙傷受術者,不要讓火苗離施術者太近,不要使酒精滴落,並且常更換罐子。

(2)同一部位不要天天拔,拔罐的舊痕處在消退前也盡量不要再拔。

(3)拔罐過程中受術者如有不適,不要繼續拔罐,應立即起罐,並采取相應的對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