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測:怎樣預知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呢?當身體出現下列征兆時,就是在提醒你,可能會患腦血管疾病,應引起注意!
1.眩暈。眩暈類似嚴重的頭暈,突然發生,視外界景物有轉動感、晃動感,程度不一,並且持續時間較長。不一定伴有耳鳴,有時惡心。如果同時發生視物成雙、說話舌根發硬,應警惕。
2.短時間語言困難或偏身無力。常突然發生,短至一二十秒即過,長者十幾分鍾至數小時而自行恢複。恢複後不留任何後遺症。這是腦缺血的征兆,可能導致半身不遂。
3.突然發生劇烈頭痛。患高血壓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嚴重頭痛,伴嘔吐,甚至短時神誌不清,即使這些症狀短時間自動消失,也應立即測量血壓,檢查是否有血壓驟升現象。血壓驟升會破壞自動調節而引起腦組織缺血。如果患有周身動脈硬化而且頭痛愈演愈烈、不斷嘔吐、神誌迷糊,更應及時檢查,這時很可能已腦血管破裂出血。
4.半身麻木。如果中老年人常左右側半身發麻,應考慮是否腦內小血管有病變。如果麻木同時伴有一側上下肢乏力,更應注意。
5.突然健忘。如中老年人突然對過去數年舊事完全忘記,持續數小時後好轉,在記憶遺忘期間心情常局促不安,這是急性腦血管病發作前常常出現的先兆。
有些人在出現了上述征兆後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平時很健康,出現這種症狀可能隻是小毛病。如果能對這些先兆有所認識,並及時就診,就能及早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即使已經發生腦血管病也能早治療、早康複。
隱性腦梗塞,也能測出來
在因腦卒中死亡的患者中,有6%0~70%起因於腦梗塞。其中,初期隻表現為小塊血栓的隱性腦梗塞患者所占比例較多。如果能在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就有可能避免危重狀態的發生。有關專家根據這種現象,推出一種簡便的自測方法,患者可據此判斷自己有無隱性腦梗塞。
1.夾豆粒。大豆30粒和2厘米大小的豆腐若幹塊置於小碟內,用筷子交替夾豆粒和豆腐塊放到另一碟子裏,反複5次。如果需時30秒以上,就要引起注意。
2.直線前行。在地板上劃一條5~10米長的直線,左右腳交替踩在上麵向前走,不能準確踩線或身體搖晃者,表明小腦或腦幹可能有異常。
3.畫螺旋線。在紙上以5毫米間隔畫螺旋線4圈,然後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在5毫米間隔中間加一條線,要求10秒鍾完成。如果添上去的線有兩處以上與螺旋線碰到一起,就有可能存在隱性腦梗塞。
腦梗塞患者的食療方
預防腦梗塞,主要在平時,從飲食上講,葛根就是不錯的選擇。葛根素有“山人參”的美稱,綜合《本草綱目》的記載和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葛根具有滋補、擴張血管、降血壓、抗癌等功能,對腦梗死等疾病具有獨特療效。下麵介紹一款簡單實用的葛根粥:
材料:葛根30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洗淨浸泡一宿,與葛根同入沙鍋內,加水1000克,用文火煮至米開粥稠即可。可當飲料,不限時間,稍溫食用。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脾失健運、聚鬱化熱、阻滯經絡也會引起腦梗塞,因此,患有腦梗塞患者,在恢複期更應該注意飲食,以防病情加重和複發。除了上麵介紹的葛根,還可以選擇下列食療方輔助治療:
1.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
3.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若腦梗塞並發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腦梗塞病人飯後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四類食物腦梗塞患者不要碰
我們常聽醫生在開完藥方後告訴病人要忌口,比如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那麼,腦梗塞患者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呢?下麵我們將介紹腦梗塞患者不能吃的四類食物:
1.高脂肪、高熱量食物
若連續長期吃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血栓複發。此外,肥肉、動物內髒、魚卵等也不要吃,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膽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黃、肥豬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內髒、黃油、豬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燒烤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