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其藥學專著《本草綱目》享譽海內外,無論對我國臨床醫學的發展,還是對我國中醫事業的前進,都具有重大指導意義。與此同時,李時珍的養生思想和《本草綱目》中的養生妙方,對今天的我們同樣大有裨益。
能治病的食物——本草中的食療方
《本草綱目》是一部藥學巨典,其中蘊含了很多有價值的食療原理與方法。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適當的食補不僅能增強人體抵抗力,而且沒有副作用,這也是李時珍養生思想中的一大重要部分,對我們今天祛病防病、保健養生,意義重大。
1補血益氣食療
眾所周知,血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至關重要,血虛不僅會導致心悸失眠、頭暈眼花,還容易引發很多嚴重的疾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補血益氣的食物,如人參、葡萄、大棗、南瓜、木耳、鱔魚、鱖魚、雞、羊等。其實,食療中有一重大原則就是相須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麵性能相似的食物相互配合,往往能增進食補功效,同時,搭配好了還能增進美味。下麵就一種補血益氣的食療好方法。
名稱:雙紅南瓜補血湯。
原料:南瓜500克,紅棗10克,紅糖適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淨,切成滾刀塊;紅棗洗淨,去核;將紅棗、南瓜、紅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爛即可。
2補腎壯陽食療
腎髒作為人體泌尿係統的重要器官,對排除體內代謝廢物、毒素和藥物,調節體液,分泌內分泌激素等方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腎虛不僅會導致腰膝酸軟等,而且男性還容易出現陽痿,女性容易出現宮冷不孕等生殖方麵的疾病,嚴重威脅人體健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具有補腎壯陽功效的食物,如山藥、芝麻、栗子、牛骨髓、狗肉、羊骨、幹貝、蝦子等。下麵就是一種補腎壯陽的食療好方法。
名稱:冰糖山藥。
原料:山藥075公斤,冰糖3/4碗,清水5~6碗。
做法:將山藥皮削去並切成方塊,加進冰糖、清水,先用大火煮滾,再改小火煮爛(約40分鍾)即可食用。
3強筋健骨食療
筋骨作為人體的“框架”,對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進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筋骨不好常常會導致虛脫、疲勞感強烈等,也容易引起其他疾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不少強筋健骨的食物,如鹿茸、鱔魚、甲魚、鴿子、豬蹄、牛蹄筋等。下麵就是一種強筋健骨的食療好方法。
名稱:肉蓉鹿茸雞湯。
原料:雞肉400克,肉蓯蓉15克,熟地12克,菟絲子10克,山萸肉12克,遠誌10克,淮山12克,鹿茸3克。
做法:雞肉洗淨、斬塊,與鹿茸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置鍋內用文火隔水燉2小時,備用;將肉蓯蓉、熟地、菟絲子、山萸肉、遠誌、淮山分別用清水洗淨,一齊放入鍋內,加水煎汁,湯成去渣留汁,把藥湯衝入雞湯中,調味供用。
4健腦益智食療
腦作為人的高級神經中樞,對人的感知、呼吸調節、聽說讀寫能力等,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腦出現問題,不僅能影響人的行動,也會傷害人的智力,甚至引發危及生命的疾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健腦益智的食物,如杏仁、葵花子、粳米、蕎麥、核桃、菠蘿、荔枝、龍眼、百合、黑木耳、黑芝麻、烏賊、深海魚等。通過這類飲食的調攝,可起到養心血、開心竅、補脾氣、滋腎陰等功效,以達到填髓、健腦、增智、醒神等目的。下麵就是一種健腦益智的食療好方法。
名稱:黑芝麻苓菊瘦肉湯。
原料:黑芝麻、茯苓各60克,鮮菊花10朵,豬瘦肉2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黑芝麻洗淨,用清水略浸,搗爛;茯苓洗淨;鮮菊花洗淨,摘花瓣用;豬瘦肉洗淨,切片,用調料醃10分鍾。把黑芝麻、茯苓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沸15分鍾,放入豬瘦肉、菊花瓣,燉至豬瘦肉熟爛,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每日1~2次佐餐食用,每次150~20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食療美味又有成效,但其“相畏相殺”、“相反”、“相惡”的重要原則同樣不容忽視。所謂“相畏相殺”,即兩種食物同時食用,一種食物的不利作用能被另一種食物降低或消除,如大蒜可防治蘑菇中毒等;所謂“相反”,即兩種食物同時食用,能產生明顯的副作用或毒性反應,如豬肉與蝦同時會使人滯氣等;所謂“相惡”,即兩種食物同時食用,會彼此相互牽製,從而使原有的功能降低,甚至喪失,如牛羊肉與綠豆同食會減弱溫補功能等。可見,我們應正確把握食療的效與忌,以讓此法在養生保健中得以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