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聊齋誌異》中的性養生觀(1 / 2)

《聊齋誌異》簡稱《聊齋》,為清代蒲鬆齡所著,是我國清代的一部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情節曲折離奇的故事中,也不乏很多養生之道,其富有真知灼見的性養生觀,對於我們今天養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桑生為何能起死回生

《聊齋誌異》一書的《蓮香》中有這樣一段:青年書生桑子明與蓮香相戀,兩人三五天即行房事一次。蓮香深諳養生之道,一日,對桑生說:“像你這般年紀與女子同寢,三天即可恢複元氣。”其實,香蓮這句話是有一定根據的。《古今醫統·房中節度篇》有言:“二十以前二日複,二十以後三日複,三十以後十日複,四十以後三月複,六十以後七月複。”意思是,二十歲以前兩天過一次性生活,元氣即可恢複;二十歲以後、三十歲以前,三天過一次性生活,元氣即可恢複;三十歲以後、四十歲以前,十天過一次性生活,元氣即可恢複;四十歲以後、六十歲以前,三個月過一次性生活,元氣即可恢複;六十歲以後,七個月過一次性生活,元氣即可恢複。

《蓮香》中還載道:蓮香是一位很體貼人的女子,有一次,她發現桑生氣色不對,於是沒有與他合房,相約十天後再來。十天後,蓮香發現桑生更加虛弱,懷疑桑生有外遇,便再次打消與桑生行房的念頭,並在第二天帶來藥給他補腎精療疾。同時,在與桑同宿期間,蓮香仍拒絕與他交歡。數日後,桑生身體漸漸康複。蓮香臨走時一再叮濘桑生,身體剛愈,切不可與女子交合。隔夜,蓮香再來看桑生,得知他禁不住一姓李女子的勾引,與其行房事泄精,生氣道:“夜夜相交,人都受不住,如不省悟,必折人壽命。”可桑生並未理會,仍整日沉浸在淫欲之中。兩個多月後,桑生麵容憔悴,命若懸絲,生命岌岌可危。蓮香來後,為桑生配藥治病,在斷欲數月後,桑生才得以恢複,強壯如初。

其實,桑生之所以命在旦夕,就是因為他縱欲無度,房室無節。過度的房事會損傷人體腎精,而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匱乏,則五髒虛衰,多病早逝。可見,性生活一定要有“度”。同時,《傷寒總病論》有曰,“新疾後精髓枯燥,切不可為房事”。意思是,在病未痊愈時更應禁絕房事,最好獨宿,因為病人相火易動,容易產生欲望;倘若賈其餘勇,背水一戰,就會使病情惡化而不可收拾。

由此可見,雖然性是人的自然本能,性欲是人的生理需要,但房事一定要有“度”;否則泄精損腎,傷及健康。與此同時,病中應該斷絕性欲,不可行房,以利疾病痊愈。這些都是養生中一定要注意的房事之道。

董生喪命背後的思考

《聊齋誌異》一書的《董生》中有這樣一段:董遐思與一女子縱欲一個多月,麵容枯燥,後來消瘦得走了相,脈象出現死兆,董生雖有心止欲,卻又欲罷不能,夜夜夢遺,最終吐血而亡。

從這段描寫,很容易看出董生的死因與前麵所述導致桑生病危的原因都是房事過度。這一方麵在告訴我們,長期縱欲,無節製行房,使男性腎精大損,身體隨之大衰,甚至喪命。另一方麵也在啟迪我們,性欲強烈的女子,同樣需要有所克製,不要恣意妄為,害死對方。

中醫認為,陰虛陽亢,相火上浮,就會產生性機能亢奮,自身很難控製性行為,越是性交無度,越會出現男子陽強不倒,女子欲火旺盛,久而久之,造成色欲殺人。可見,房事過度不僅會加重男性的體力、腎精消耗量,對女性同樣也有嚴重的影響。

行房事不僅是男女雙方肢體間的協調運動,也是男女雙方的中樞神經係統、植物神經係統、交感、副交感神經係統的全身性的綜合反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女子在行房事時,同樣有心跳加快、全身肌群痙攣、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全身酥軟、疲乏至極等特征表現。對女性來說,當生理已經得到滿足時,心理仍未達到滿足程度,仍要繼續做愛或當性起時超乎自己的性能力地做愛,同樣會導致體力嚴重透支,而且事後還會有中毒般的痛苦感。這種縱欲行為,可導致女性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出現一係列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如頭暈、精神委靡不振、麵色蒼白、眼眶周圍灰暗,心煩、口幹、腰膝酸軟、白帶增多等,少數人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調。女性房事過頻,長期縱欲,會使身體荷爾蒙分泌過多,生殖腺超負荷,造成身體虛弱,內分泌失調,時間一久,嚴重者還可能不孕不育。同時,這種無節製的房事,還可能造成長期盆腔充血甚至淤血,產生下腹部墜脹感、疼痛或痛經,發展成為盆腔炎等婦科疾病,甚至感染各種性病,後果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