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琴樂養生:“調經絡”“健五髒”(1 / 2)

琴文化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曆史,因常與瑟起奏而以琴瑟並稱。所謂琴瑟之音,就是泛指音樂。而美妙、動聽、健康、感人的音樂,對養生大有益處。

首先,這類音樂可以調五髒,理氣血。《黃帝內經》認為,“徵、宮、角、羽、商”五音分別對應於“心、脾、肝、腎、肺”五髒,“喜、思、怒、恐、悲”五情及“火、土、木、水、金”五行。其中,“徵為火音通於心”,其揚詠助心可平喜極;“宮為土音通於脾”,其悠揚助脾可減思慮;“角為木音通於肝”,其平和助肝可抑躁怒;“羽為水音通於腎”,其柔和助腎可撫驚恐;“商為金音通於肺”,其鏗鏘助肺可消憂鬱。現代研究還發現,音樂通過五音的聲波能量,使人體的肌肉、神經放鬆,增強紅細胞的輸養能力、白細胞與免疫細胞的生理功能,有抵禦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其次,這類音樂可以抒情感,養心神。音樂作為沒有國界的特殊語言,能通過其旋律的起伏和節奏的強弱調節人的情誌,使人們自由地宣泄情緒,表達願望,情感的適當抒發,可令人消愁解悶,排解抑鬱,從而精神振作,有益健康。

最後,這類音樂可以調經絡,健身體。人體內共十二條主要經絡,而手上集中有六條,故吹、拉、彈、撥各種樂器時,手的各個部分都在運動,使手上的六條經絡都受到刺激,從而令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生殖係統等得到了有效調節。同時,手指的活動還可健腦益智,健體養生。同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輕鬆、歡快的音樂能促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膽堿等活性物質,從而調節血流量和興奮神經細胞,所以對欣賞音樂的人來說,同樣可以改善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和消化係統的功能,強身健體。

此外,在音樂養生的過程中,仍有些注意事項不容忽視:

1應根據個人身體情況,選擇合適曲目。如老年人、體弱者及心髒病患者,宜選擇《月夜》等慢節奏的樂曲等。

2應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地點,選擇有針對性的音樂。如進餐時,聽《春天》等輕鬆活潑的樂曲較為適宜,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臨睡前,聽《漁光曲》等緩慢悠揚的樂曲,有利於入睡等。

3應注意情緒的變化。如練習、演奏樂曲,要在心閑氣靜之時,方能達到養生健身的目的。情緒波動、憂傷惱怒之時,不彈為佳。

弈棋養生:“益智力”、“舒身心”

棋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之一,是無數代炎黃子孫智慧和意誌的結晶。它不但不同於一般的消遣遊戲,而且可影響和陶冶人的情操,磨煉人的意誌,提高審美趣味和思維水平。我國棋類有很多,如圍棋、象棋、軍棋等,在下棋這個“弈”的過程中,恬淡、豁達、風雅、機智、軍事、藝術共聚一堂,鬥智的同時,更能緩解情緒、調劑生活,有益身心,延年益壽。

首先,下棋可以益智養性。它是一種外靜內動、靜中有動的活動,需要凝神靜氣、全神貫注,神凝可平心氣,專注可消雜念。同時,棋局的變化,還可鍛煉人的應變能力,在休息、消遣的同時,也可開發智力,修養心性。

其次,下棋可以使人緩解抑鬱,身心舒暢。在會棋、切磋的過程中,不僅能增進朋友之間的往來,還可使人精神愉快,有所寄托,特別是中老年人,可起到舒暢身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