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現代國學大師的養生心經(1 / 2)

古往今來,不僅國學各派大家深諳養生之道,研究國學的諸多大師同樣養生有方。季羨林、南懷瑾、梁漱溟等各位大師,在自己頤養天年的過程中,都摸索並總結出一套巧妙的養生心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梁漱溟的飲食“營”養

梁漱溟,蒙古族,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學者,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家”,1988年於北京病逝,享年95歲。其實,梁老近百歲高齡,與他科學飲食營養生密不可分。

首先,梁老幾乎每天都要吃水果,對蔬菜甚至到了青菜不可少、逢薯必啖、逢豆必吃的地步。科學研究表明,弱堿是人體必須的化學成分之一,而水果和蔬菜都屬於弱堿性食物。水果富含糖、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鈣、鐵、鋅、硒等人體所需的各種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蔬菜也富含維生素等,兩者對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和癌症等起了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吃水果裨益很多,但攝入同樣需要掌握度,一般每天吃1~2個水果比較好,其中可以有一個是柑橘類;對於糖尿病患者,因水果富含果糖,大量攝入會加重病情,故一定要控製。

其次,除水果蔬菜外,梁老也很注重飲食的合理搭配與營養的均衡性。盡管梁老七十多年始終保持不食葷,但是他常食大豆、豌豆等豆製品以替代葷食提供的營養。大豆不僅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還含有飴黃酮等5種抗癌物質,能預防乳腺癌、直腸癌、結腸癌等;豌豆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性味甘平,有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的功效;扁豆除了含蛋白質、鈣、磷、鐵、硫胺素,還含有維生素B及煙酸等,不僅增強免疫能力、預防癌症,還具有健脾和中、祛濕止渴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常食豆類,可增加纖維的吸收,減少體內脂肪,增強身體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機會。但需要注意的是,扁豆等豆類一定要徹底煮熟、炒熟再食用,以破壞其中所含的毒素。

再次,梁老還非常喜歡喝粥、飲茶。粥不僅能將米、粟、雜糧等物本身所固有的精華自內而外地分解、融合供人體吸收,還具有止瀉、發汗、恢複體力之功效。而茶含有鞣酸、維生素等多種化學物質,不僅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還具有防癌、抗癌等功效。

此外,梁老很喜歡讀書、寫作,從而解除煩悶,養心健腦。他在晚年一直保持著規律的生活,起居有常。這些都對他的長壽大有裨益,並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金嶽霖頑童式的飄逸養生

金嶽霖,中國著名哲學家,現代邏輯學的奠基人,傑出的教育家,為中國第一批院士,曾任中央委員、中央常委。

雖然金老一生煙也抽了、酒也喝了,但仍近90高齡,不得不令人折服。其實,如此高壽與他一生天真爛漫的頑童心態密不可分。

金老一生單身,灑脫飄逸。他認為,人不想老,就得有顆天真的童心。雖一把年紀,但他仍像孩子一樣,酷愛養犬鬥雞、鬥蛐蛐,甚至在他的屋角還擺著許多蛐蛐缸。鬥雞比賽時,金老會到處搜羅大石榴、大梨等水果,若比輸了,他就把水果分給小朋友,然後再去買。平時,鄰家小孩見了金老都稱他“金老頭”,可金老不僅不生氣,還不時扮怪臉和他們打招呼。正是由於金老像頑童一樣天真,所以他到了晚年也沒有寂寞難耐、孤苦伶仃之感,還能頤養天年。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精神樂觀有利於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有益身心健康。現代科學研究還表明:人的大腦皮層存在著“快樂中樞”,有趣和可笑的幽默,是其最佳的刺激源之一。這個中樞接受適宜的刺激後能夠呈興奮狀態,從而激活人體機能,消除生理疲勞和精神倦怠,改善體內循環,增進免疫能力。換而言之,幽默相當於人體的生理按摩,人們要想快樂生活,益壽延年,應該適當學會幽默。

可見,正是由於天真、幽默的性情,金老才能飄逸一生、頤養高壽,這對我們今天養生未嚐不是一大啟迪。

張中行的平凡養生之妙

張中行,原名張璿,涉獵廣泛,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家”,曾任北大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學者,與季羨林等並稱“未名四老”。

張老享年97歲,一生秉持平凡人的生存信念、平常人的心態,注重飲食之道,最終得享近百歲高壽。

張老曾坦然說:“我沒有什麼養生秘訣。要說有的話,就是我這一輩子,一不想做官,二不想發財,隻是一門心思讀書做學問。除此之外,我別無他求。我乃常人,就安於常態。”其實,正是這種普普通通、別無他求的平常心,安於現實中的平常之態,讓他活得瀟灑輕鬆。

飲食方麵,張老喜歡適當飲些白酒。中醫認為,酒性味“苦甘辛熱”,有行經絡、禦風寒、通血脈、行藥勢的作用,主治風濕痹痛及胸痹諸症。但需要注意的是,飲酒不要過度,要科學,通常體重60公斤的人飲60°白酒,每天15~2兩比較安全,且不宜空腹飲酒,最好飲用低度酒等。同時,張老還經常用花粉、鱘魚子等營養品來滋補身體,這對他的益壽延年非常重要。